仰观俯察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yǎng guān fǔ chá
成语注音 一ㄤˇ ㄍㄨㄢ ㄈㄨˇ ㄔㄚˊ
成语简拼 ygf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仰觀頫詧
成语英文 look up and down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成语示例


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仰观俯察之间,定有活泼天机来往胸中。”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周易 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成语典故

《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后以“仰观俯察”指多方或仔细观察。三国 魏 嵇康《养生论》:“害成于微而救之于著,故有无功之治;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 并列 形容多方或仔细观察。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谕天下读书士子》:“~之间,定有活泼天机来往胸中,非古箧中所有者。”△多用以指观察事物的方法。→明察暗访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脸向上,与“俯”相对:~首。~望。 敬慕:久~。敬~。 依赖:~承。~赖。~仗。~人鼻息。 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即尊照。 服下,指服毒:~药(服毒药自杀)。~毒。 姓。

古同“昂”,情绪高。

向下,低头,与“仰”相对:~身。~视。~瞰。~首。~临。~拾即是。~仰。 潜伏,卧伏:季秋之月“蛰虫咸~在内”。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允。~念。~恤(请求对方体恤)。~察。~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仰』

《唐韻》《正韻》魚兩切《集韻》《韻會》語兩切,𠀤音𦯒。舉首望也。 《易·繫辭》仰以觀于天文。 《詩·小雅》或棲遲偃仰。  又心慕曰企仰。  又以尊命𤰞曰仰。今公家文移,上行下,用仰字。 《前漢·孝文帝紀》詔定三恪禮儀體式,亦仰議之。 《註》仰議,猶言議於朝也。  又姓。  又《集韻》《正韻》𠀤魚向切,音𨋕。恃也。俟也,資也。 《戰國策》東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 《註》有望於上則仰。 《史記·平準書》衣食仰給縣官。  又《韻會》疑剛切,音昂。 《周禮·地官·保氏軍旅之容註》軍旅之容,闞闞仰仰。 《釋文》五剛反,亦作卬。◎按《集韻》卬本仰字省文。  又《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詩·大雅》顒顒卬卬。《韓詩外傳》作盎盎,則與昂、盎𠀤通矣。古人字多假借,未可盡从。  又《周禮·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五帝蒼曰:靈威仰,靑帝號也。

『俯』

《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𠀤音府。俛也。 《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 《又》進俯退俯。 《註》曲也,不齊一也。 《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  又通府。 《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 《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

『察』

《唐韻》初八切《集韻》《韻會》《正韻》初戛切,𠀤音刹。 《說文》覆審也。从宀祭聲。 《徐鉉曰》祭祀必質明。明,察也。故从祭。 《廣韻》諦也,知也。 《李陵·答蘇武書》功大罪小,不蒙明察。  又《增韻》考也,廉視也。 《周禮·秋官·士師註》士,察也,義取察理獄訟之事也。  又《唐書·百官志》監察御史,掌司六察。一察官人善惡,二察賦役不均,三察農桑不勤,倉廩耗減,四察妖猾盜賊,五察茂才異等,六察黠吏豪宗,兼幷縱暴。  又昭著也。 《中庸》言其上下察也。  又察察,潔淸貌。 《史記·屈原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  又苛察也。 《老子·道德經》其政察察,其民𦈫𦈫。  又《晉書·謝安傳》弘以大綱,不存小察。  又《正字通》偏見曰察。 《莊子·天下篇》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  又姓。吳將軍察戰,明正德中朝城知縣察童。  又讀作祭。 《尙書大傳》祭之爲言察也。察者,至也,人事至然後祭。  又叶直列切,音徹。 《前漢·郊祀歌》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 《古詩》置我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又叶子例切,音穧。 《班固·幽通賦》攬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墜。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 《集韻》或作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