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雷霆在他头脑中轰鸣,刀枪剑戟在他五脏六腑乱搅一锅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戟:古代兵器的一种,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也泛指各种兵器。《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围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围子手:元朝俗语,即围宿军。指君主在旷野朝会时四周围护的军士。) 也作【枪刀剑戟】。《水浒》第十一回:“关前摆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擂木炮石。” 并列 泛指各种兵器。汪文风《雾城斗》:“所以,唐光自幼儿开始,就向父亲练拳脚,习棍棒,~,斧钺锏锤,样样在行。”△用于武器装备方面。也作“枪刀剑戟”。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姓。
刺击用的长矛:长~。标~。红缨~。 发射子弹的武器:手~。步~。机关~。~杀。~林弹雨。 像枪的东西:焊~。烟~。 两头尖的竹木片,供编篱笆用。
古代的一种兵器:宝~。长~。~鞘。~术。~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亦喻书法雄健)。刻舟求~。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指。铁~。青铜~。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 《說文》兵也。象形。 《徐曰》象刀背與刃也。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 《玉篇》所以割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錢名。 《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 《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 《前漢·食貨志》利於刀。 《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朱註》小船曰刀。 《正韻》小船形如刀。
『戟』《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𠀤音㻷。有枝兵也。 《增韻》雙枝爲戟,單枝爲戈。 《釋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 《典略》周有雍狐之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 《註》戟,今三鋒戟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又地名。 《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戟。 《註》女戟在太行西。 又與棘通。 《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 《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 《註》棘戟也。 《禮·明堂位》越棘大弓。 《註》棘戟同。 又《韻補》叶訖約切,音腳。 《詩·秦風》脩我矛戟,與子偕作。 《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 《說文》作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