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完成,心愿已经了结。
事情已经完成,心愿已经了结。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100回:“今已功成愿遂,我复何求,当速去修道,汝不必留我也。”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100回:“今已功成愿遂,我复何求,当速去修道,汝不必留我也。”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做好,做完:~功。完~。~就。~事。~交。~立。~婚。~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人之美。玉~其事。 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形。~性。~人。自学~才。蔚然~风。 变为:长~。变~。 可以,能行:~,就这么办。 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 够,达到一定数量:~年累(lěi )月。 已定的,定形的:~规。~俗。~见。~例。~竹在胸。 十分之一:增产三~。 平定,讲和:“会于稷,以~宋乱”。 姓。
顺,如意:~心。~愿。 成功,实现:未~。功成名~。 于是,就:服药后头痛~止。 通达:“何往而不~”。 进,荐:“不能退,不能~”。
《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成』《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城。 《說文》就也。 《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 《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 《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 《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 《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 《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 《書·益稷》簫韶九成。 《儀禮·燕禮》笙入三成。 《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 《禮·檀弓》竹不成用。 《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 《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 《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 《吳語》勝未可成。 《註》猶必也。 又倂也。 《儀禮·旣夕》俎二以成。 《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 《註》計要也。 《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 《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 《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 《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 《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 《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𨻰羊切,音常。 《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愿』《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𠀤音願。 《說文》謹也。 又愨也,善也。 《書·臯陶謨》愿而恭。 又與原通。 《論語》鄕原,德之賊也。 《朱傳》原,與愿同。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 《周禮·秋官·大司𡨥》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虞怨切,𠀤音愿。 《說文》大頭也。 又《爾雅·釋詁》思也。 《疏》欲思也。 《廣雅》欲也。 《書·大禹謨》敬修其可願。 又《正韻》顗望也。 《禮·少儀》不願于大家。 《疏》謂見彼富大不可願效之也。 又羡慕也。 《禮·祭義》國人稱願肰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謂孝也已。 又每也。 《詩·邶風》願言思子,中心養養。 《傳》願,每也。 《疏》每有所言,思此二子,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 又《集韻》五遠切,音阮。面短貌。 又叶上聲。 《詩·鄭風》有美一人,淸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又《劉向·九歎》河水淫淫,情所願兮。顧瞻郢路,終不返矣。◎按願字去聲,亦叶上聲。至訓面短,則止有阮字一音。
『遂』《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徐醉切,音穟。 《廣韻》達也。 《禮·月令》慶賜遂行,毋有不當。 《註》言通達施行,使之周徧也。 《前漢·王陵傳》上佐天子理隂陽,下遂萬物之宜。 又進也。 《易·大壯》不能退,不能遂。 《書·仲虺之誥》顯忠遂良。 《註》良則進之也。 又成也,從志也。 《禮·月令》百事乃遂。 《註》遂,猶成也。 《詩·衞風》言旣遂矣。 又稱也。 《詩·曹風》不遂其媾。 又竟也。 《前漢·𨻰平傳》吾聞先生事魏不遂。 又盡也。 《禮·曲禮》有後入者,闔而勿遂。 《註》遂,闔之盡也。 又《正韻》因也,兩事相因而及也。 《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𡛷。 《春秋·僖四年》侵蔡,蔡潰,遂伐楚。 又擅成事也。 《易·家人》無攸遂。 《公羊傳·莊二十九年》大夫無遂事。 又舒肆之貌。 《詩·衞風》容兮遂兮。 又物生出曰遂。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 又《前漢·胡母生傳》弟子遂之者。 《師古註》遂,謂名位成達者。 《史記·司馬相如傳》宦遊不遂,而來過我。 又充備也。 《禮·鄕飮酒義》節文終遂焉。 又順也。 《周語》以遂八風。 又《正韻》因循也。 《荀子·王制篇》小事殆乎遂。 又鄕遂,郊外地。 《周禮·地官·遂人》五縣爲遂,王國內有六鄕,外有六遂。 又小溝也。 《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 又遂人,官名。 又國名。 《春秋·莊十三年》齊人滅遂。 《註》舜之後,國在濟北蛇丘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