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室操戈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óng shì cāo gē
成语注音 ㄊㄨㄥˊ ㄕˋ ㄘㄠ ㄍㄜ
成语正音 “戈”,不能读作“gě”。
成语简拼 tscg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同室撡戈
成语英文 internal strife
成语法文 luttes intestines(guerre civile)
成语俄文 внутренний раздор(междоусобица)
成语日文 仲間割(なかまわ)れする,内輪(うちわ)もめをする,内部争(ないぶあらそ)いをする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成语示例


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仰且同室操戈矣。(清 江藩《宋学渊源记序》卷上)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玄传》:“康成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成语典故

原为入室操戈,指别人进入自己所居之室,并以室内所存兵器,攻打自己。后来变成“同室操戈”,意义则改为自家人之间互动刀枪,或内部纷争。郑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东汉后期著名古文经学家。当时另一著名学者何休墨守今文经学,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以自固营垒,攻讦古文学派。郑氏乃针锋相对地写了《发〈墨守〉》、《鍼〈膏肓〉》、《起〈废疾〉》三篇文章进行批驳。何休看到后,叹息到:“康成(郑玄字)进了我的居室,拿起我的武器来攻打我了。” 【出典】: 《后汉书》卷35第1207、1208页,《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鍼《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例句】: 清·江藩《宋学渊源记序》:“为宋学者,不第攻汉儒而已也,抑且同室操戈矣。” 主谓 同室,自家人。自家人动刀枪。比喻手足相残或内部纷争。语本《左传·昭公元年》:“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楚已纳聘,黑欲杀之而夺其妻。子南(楚)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又,《后汉书·郑玄传》:“(何)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周恩来《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相煎何急!”△贬义。多用于内部成员的反目成仇。→自相残杀 祸起萧墙 ?同仇敌忾。也作“操戈同室”。 解释 操:拿、持。比喻内部互相争斗、互相残杀。 出处 《后汉书·郑玄传》:“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 以伐我乎?’” 郑玄,字康成,东汉著名学者。他从小喜欢读书,不喜欢当 官吏,他父亲对此非常生气,但是不能制止他。郑玄跟当地的名 师学了很多知识,等他认为当地没有再值得他请教的人后,就向 西经过函谷关,来到扶风,拜当时的大学问家马融为师。 马融有门徒四百多人,学问精深的有五十多个。马融平常傲 慢尊贵,郑玄在他门下三年,竟然没有见过马融一面,马融只是 让自己的高材生传授郑玄学业。郑玄日夜苦读,从未感到过疲倦。 有一次,马融召集学生讨论图谶纬书,听说郑玄善于计算,便单 独召他到楼上相见,郑玄于是趁机请教自己的疑问,问完后便告 辞回家。马融叹息着对门人说:“这位姓郑的同学如今离去,我 的学术也就传播发扬到东边去了。” 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家乡。当时任城人何休爱好 《公羊》学,著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 于是阐发《墨守》、针砭 《膏肓》、讲论《废疾》。何 休见到郑玄的这些著作后 感叹地说:“康成这是跑 到我的家里,拿起我的戈 矛,来讨伐我啊。”郑玄和 何休的讨论,释义通达、 考据深奥。在他的带动下, 古文经学才从此开始昌明 起来。 反义 同舟共济 例句 你们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 是两败俱伤。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和,跟:~流合污。 姓。

〔胡~〕见“胡”。

屋子,房间,亦指家:居~。教~。会客~。温~。引狼入~。 家,家族:皇~。女有家,男有~。 机关团体内部的工作单位:档案~。 古指妻子(亦指为子娶妻或以女嫁人):妻~。继~。 刀剑的鞘。 墓穴。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拿,抓在手里:~刀。~觚(手持木简,指写诗作文)。~管(执笔,指写作)。~刀必割(喻不失时机,要当机立断)。 控制、掌握:~舟。~纵。 从事:~心。~办。~作。~持。~劳。~之过急。 体力的锻炼,军事的训练:~练。~场。~演。上~。 用某种语言或方言讲话:他~一口闽南音。 行为,品行:~行。~守。 姓。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倒(dǎo )~。枕~待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室』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質切,音失。 《說文》實也。从宀从至。至,所止也。 《孔穎達曰》宮室通名。因其四面宆𨺓曰宮,因其財物充實曰室。室之言實也。 《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後世聖人易之以宮室。 《書·蔡仲之命》以蕃王室。 《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又《周禮·地官註》城郭之宅曰室。  又宗廟曰世室。 《周禮·冬官考工記》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 《註》世室,宗廟也。  又夫以婦爲室。 《禮·曲禮》三十曰壯,有室。  又營室,星名。 《朱子·詩傳》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是時可以營制宮室,故謂之營室。  又山名。 《史記·封禪書註》崧高山有大室,少室二山,以山有石室,故名。  又壙穴。 《詩·唐風》百歲之後,歸于其室。  又姓。 《正字通》宋衞將軍室种。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 《正韻》式至切,𠀤音試。 《集韻》居也。 《左思·魏都賦》窺玉策於金縢,按圖錄於石室。考曆數之所在,察五德之所蒞。  又叶書藥切,音爍。 《焦氏·易林》歲暮華落,陽入隂室。萬物伏匿,藏不可得。得音鐸。

『操』

《唐韻》七刀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刀切,𠀤草平聲。 《說文》把持也。 《禮·曲禮》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 《左傳·襄三十一年》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前漢·貢禹傳》勇猛能操切百姓者。 《註》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嘉靖給事中操守經,江西浮梁人。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 《前漢·張湯傳》湯客田甲有賢操。 《註》所執持之志行也。 《後漢·趙熹傳》熹少有節操。  又風調曰操。 《南史·袁粲傳》淸整有風操。  又琴曲也。 《後漢·曹褒傳》樂詩曲操,以俟君子。 《註》《劉向·別錄》曰:君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閉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災害,不失其操也。

『戈』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鍋。 《說文》平頭戟也。 《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 《禮·曲禮》進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 《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 《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 《註》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 《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 《書·牧誓》稱爾戈。 《註》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  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又姓。 《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