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吟咏风月,席天幕地,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
见“吟风弄月①”唐·范传正《李翰林白墓志铭》:“~,席地幕天,但贵其适所以适,不知去所以然而然。”
唱,声调抑扬地念:~咏。~诵。~味(吟咏玩味,体味)。~讽(吟咏讽诵)。 叹息,痛苦的声音:~啸(a.悲哀愤慨地长叹;b.吟咏)。呻~。 .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秦妇~。 鸣,叫:风~。猿~。
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 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潮。~靡一时。~驰电掣。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气。~习。~物(某地特有的景物)。~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 消息,传闻:~传(chuán )(传闻)。闻~而动。 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景。~度。~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致。~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指民歌、歌谣:国~(《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 中医学指某些疾病:~瘫。~湿。 姓。
古同“讽”,讽刺。
唱,声调有抑扬地念:~赞。歌~。吟~。~唱。 用诗词等来描述,抒发感情:~梅。~史。~怀。~叹。~叹调(富于抒情的独唱曲)。 指诗词:佳~。
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一~。~份。岁~不居(时光不停地流逝)。 按月出现的,每月的:~刊。~薪。 形状像月亮的,圆的:~饼。~琴。 妇女产后一个月以内的时间:~子。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音切,音崟。 《說文》呻也。 《廣韻》歎也。 又《增韻》哦也,咏也,鳴也。 《莊子·德充符》倚樹而吟。 《戰國策》晝吟宵哭。 《楚辭·漁父》行吟澤畔。 《荀子·不苟篇》盜跖吟口。 《註》吟咏長在人口也。 《後漢·梁冀傳》口吟舌言。 《註》謂語吃不能明了。 又姓。 《正字通》唐嘉州刺史吟約。 又音含。 《前漢·郊祀歌》靈安留,吟靑黃。 《註》服虔曰:吟音含。○按師古云:服說非也。吟,歌誦也,靑黃,四時之樂也。然服有此音,今存之。 又《集韻》牛錦切,音僸。 《揚雄·解嘲》蔡澤雖噤吟,而笑唐舉。 《註》師古曰:噤吟,頷頤之貌。吟,魚錦反。 又《集韻》宜禁切,音𩒻。長咏也。 《韓愈·同宿聮句》白鶴叫相喑。喑或作吟,吟去聲。 又音噤。 《史記·淮隂侯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 《註》吟,巨蔭反。 又音琴。亦見《史記·淮隂侯傳索隱註》。 《說文》或作䪩訡。 《集韻》亦作欽。
『咏』《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爲命切,音泳。 《說文》本作詠,歌也。 《前漢·東方朔傳》彈琴其中,以咏先王之風。 《禮·文王世子》適饌省醴,養老之珍具,遂發咏焉。 《註》發咏,謂以樂納之。 又《集韻》或作永。 《詩·魏風》誰之永號。 《釋文》作咏。○按《玉篇》《廣韻》諸書本作咏。《字彙》作咏,从二水,附六畫,非,今攺正。咏字右从二水作,不从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爲命切,音泳。 《說文》歌也。 《玉篇》長言也。 《增韻》詠歌謳吟也。 《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 《傳》以合詠歌之聲也。 《爾雅序》敘詩人之興詠。 《疏》詠者,永言也。 《前漢·藝文志》詠其聲謂之歌。 又鳥鳴亦曰詠。 《陸機·悲哉行》耳悲詠時禽。 《註》禽聲應時而變也。 又通作咏。 《史記·樂書》歌詠其聲也。 《禮·樂記》作歌咏。 又《說文長箋》省作永。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厥切,音軏。 《說文》闕也。太隂之精。 《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 《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 《禮·祭義》月生於西。 《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 《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 《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又《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又《洪範》二曰月。 《傳》所以紀一月。 《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 《禮·禮運》月以爲量。 《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又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又外國名。 《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又《韻補》叶危睡切。 《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又叶魚橘切。 《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 《類篇》唐武后作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