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接济、救助鳏寡孤独及其它贫困的人。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
圈子,环绕:~围。~天。~转(zhuǎn )。~匝(①环绕;②周到)。 普遍、全面:~身。~延。~全。~游。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岁。~年。~期。~星(十二年)。上~。 完备:~到。~密。~详。~正(端正)。~折(事情进行不顺利)。 给,接济:~济。 中国朝代名:西~。东~。北~。后~。 姓。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 救济:~金。抚~。 忧虑:~~(忧虑的样子)。
缺乏:~乏。~竭。~缺。
古同“柜”。
《唐韻》職流切《集韻》《韻會》之由切,𠀤音州。 《廣韻》徧也。 《易·繫辭》知周乎萬物。 又至也。 《書·泰誓》雖有周親,不如仁人。 《傳》周,至也。 又忠信也。 《書·太甲》自周有終。 《傳》用忠信有終也。 《詩·小雅》行歸于周。 《論語》君子周而不比。 《註》忠信爲周,阿黨爲比。 又終也。 《左傳·昭二十年》以周事子。 《註》周,猶終竟也。 又《說文》密也。 《管子·樞言篇》先王貴當貴周,周者不出于口,不見于色,一龍一蛇,一日五化,之謂周。 《註》深密不測,故周也。 又曲也。 《詩·唐風》生于道周。 《傳》周,曲也。 又《詩·周南疏》周,代名,其地在岐山之陽,漢屬扶風美陽縣。 又《廣韻》備也。 《前漢·路溫舒傳》鍛錬而周內之。 《註》晉灼曰:精熟周悉,致之法中也。 又《廣韻》周帀也。 《前漢·劉向傳》周回五里有餘。 《韻會》俗作週,非。 又鳥名。 《爾雅·釋鳥》巂周。 《疏》今謂之子規。 又《韓非子·說林篇》鳥有周周者,重首而屈尾,將欲飮于河則必顚,乃銜其羽而飮之。一作翢。 又不周,山名,在崑崙。 《屈原·離騷》路不周以左轉兮。 又風名。 《白虎通》西北曰不周風。不周者,不交也,言隂氣未合化也。 又陽周,平周,定周,皆縣名。 《前漢·地理志》上郡陽周縣,西河郡平周縣,鬰林郡定周縣。 又姓。 《廣韻》本自周平王子,別封汝川,人謂之周家,因氏焉。 又魏獻帝次兄普氏,後攺爲周氏。 又複姓,魏初徴士燉煌周生烈。 又與賙通。 《論語》君子周急不繼富。 《孟子》君之於氓也,固周之。 又叶市朱切,音殊。 《季歷哀慕歌》梧桐萋萋,生于道周。宮榭徘徊,臺閣旣除。 《字彙補》古文周字。註詳口部五畫。
『恤』《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 《說文》憂也。从心血聲。 《書·盤庚》永敬大恤。 《詩·小雅》出則銜恤。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𡨥亂。皆訓憂也。 又收也,賑也。 《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註》恤,振憂貧者。 《通論》振貧老曰恤。 又《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 《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 《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又相憂曰恤。 《周禮·地官》八𠛬,六曰不恤之𠛬。 《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又恤恤,憂患貌。 《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又作卹。 《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 《註》恤,亦作卹。 《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凶荒。 《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又姓。晉大夫恤由。 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