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锣紧鼓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ì luó jǐn gǔ
成语注音 ㄇ一ˋ ㄌㄨㄛˊ ㄐ一ㄣˇ ㄍㄨˇ
成语简拼 mljg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密鑼緊皷
成语英文 a wild beating of gongs and drums
成语俄文 шумиха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近义词



成语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同时湖州的团练,正在密锣紧鼓地编练。”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8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成语典故

谓戏开场前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准备。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八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见“紧锣密鼓”。郭沫若《天地玄黄·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在政府未还都以前,也曾~地酝酿过一番改组的声浪,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国府委员的名额分配上,便碰上了暗礁。”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友。~亲。 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诏。~旨。~探。 精致,细致:精~。细~。致~。~实(细密结实)。 姓。

一种乐器,铜制,像盘,用槌子敲打出来:~鼓经(戏曲打击乐各种谱式的泛称)。~鼓喧天。紧~密鼓。

密切合拢,与“松”相对:拧~。捆~。 靠得极近:~邻。 使紧:把琴弦~~。 事情密切接连着,时间急促没有空隙:~凑。~密。~缩。加~。抓~。 形势严重,关系重要:~急。~促。~迫。~要。 不宽裕:~俏。~缺。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乐(yuè)。~角(jiǎo)。大~。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石~。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吹。~噪。 发动,使振作起来:~励。~动。~舞。一~作气。 高起,凸出:~包。~胀。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密』

《唐韻》美畢切《集韻》《韻會》莫筆切《正韻》覓筆切,𠀤音蜜。 《爾雅·釋山》山如堂者密。 《郭璞註》山形如堂室者曰密。尸子,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樅。一曰靜也。  又《玉篇》止也,默也,深也。 《易·繫辭》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詩·周頌》夙夜基命宥密。 《註》謂所以承藉天命者,宏深而靜密也。  又《增韻》稠也,疎之對也。 《易·小畜》密雲不雨。 《詩·大雅》止旅廼密。 《註》言其居止之衆,日以益密也。  又《史記·功臣年表》罔亦少密焉。  又祕也。 《易·繫辭》幾事不密,則害成。  又《禮·樂記》隂而不密。 《註》密言閉也。  又《禮·少儀》不窺密。 《註》曲隱處也,嫌伺人隂私也。  又近也。 《書·畢命》密邇王室,式化厥訓。  又國名。密須氏,姞姓之國。 《詩·大雅》密人不恭。  又州名。古姑幕城,秦琅邪,隋爲密州。因水以名。  又姓。 《正字通》漢尚書密忠,宋有密祐。  又複姓。 《何氏姓苑》密茅氏,琅邪人。  又有密革氏,密須氏。  又叶明祕切,音媚。 《江淹·齊高帝誄》宋主陵遐,紫殿遏密。話言之詔,貽在英粹。 《集韻》或省作𡶇,俗作宻。

『鼓』

《唐韻》工戸切《集韻》《韻會》果五切《正韻》公土切,𠀤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 《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 《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 《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 《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 《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又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又星名。 《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 《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又《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又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 《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 《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又量名。 《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 《廣雅》斛謂之鼓。 《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 《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又《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 《集韻》俗作皷,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