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kuài mǎ jiā biān
成语注音 ㄎㄨㄞˋ ㄇㄚˇ ㄐ一ㄚ ㄅ一ㄢ
成语正音 “鞭”,不能读作“biàn”。
成语简拼 kmjb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快馬加鞭
成语英文 with whip and spur
成语俄文 погонять рысаки плетью
成语日文 早馬(はやうま)に蔾(むち)をあてる。(喻)速度(そくど)を一層(いっそう)速める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成语示例


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明 徐姬《杀狗记》)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成语典故

给快跑的马再抽几鞭,使它跑得更快。形容快上加快,疾驰飞奔。明.徐《杀狗记.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径赶至苍山,救取伯伯。”现多用以比喻不断努力,继续前进。黄宗英《天上人间》:“好总理为革命日夜操劳不歇,咱们也得快马加鞭哟!” 主谓 比喻快上加快,或勉励加倍努力,迎头赶上。语本宋·王安石《送纯甫如江南》:“此去还知苦相忆,归时快马亦须鞭。”明·徐姬《杀狗记》:“何不~,径赶至苍山,求取伯伯。”△褒义。用于人或事物的变化速度方面。→催马加鞭 马不停蹄 ?鹅行鸭步 老牛破车 停滞不前 慢条斯理。也作“纵马加鞭”、“纵辔加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速度大,与“慢”相对:~车。~件。~步。~速。~捷。~马加鞭。 赶紧,从速:赶~。 将,就要;接近:天~亮了。 灵敏:他脑子真~。眼明手~。 锐利,锋利,与“钝”相对:王麻子刀剪真~。 爽利,直截了当:爽~。心直口~。~人~语。 高兴舒服:~乐。~意。痛~。愉~。~感。~事。~慰。

增多:增~。追~。~倍。~封。 把本来没有的添上去:~注解。~冕。 把几个数合起来的算法:~法。 施以某种动作:~以。不~考虑。 使程度增高:~工。~强。~剧。 超过:~人一等(形容学问才能超过常人)。 姓。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杆。~长莫及。 用鞭子抽打:~打。~扑。~责。~策。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教~。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钢~。竹节~。 编连成串的爆竹:~炮。小~。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夬切,音塊。 《說文》喜也,从心夬聲。 《廣韻》稱心也,可也。 《後漢·蓋勳傳》王允曰:欲得快,司隸校尉,誰可作者。  又《增韻》爽快也,急疾也。  又《戰國策》恭于敎而不快。 《註》謂縱逸也。  又《輟耕錄》世謂有疾曰不快。 《後漢·華佗傳》體有不快。  又姓。  又叶窺貴切,音愧。 《易·旅卦》心未快也,叶旅于處,未得位也。 《揚子·太𤣥經》不宴不雅,禮樂廢也。拂繫絕纗,心誠快也。 本作𢘦。俗省作快。

『加』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𠀤音家。 《說文》語相增加也。从力口。 《徐曰》會意。 《爾雅·釋詁》重也。 《註》重𤴁也。 《玉篇》益也。 《論語》又何加焉。  又《廣韻》上也,陵也。 《論語》吾亦欲無加諸人。 《註》陵也。  又《增韻》施也,著也。 《禮·冠義》醮於客位三加彌尊加有成也。  又《韻補》叶居何切,音哥。 《東方朔·七諫》蓬艾親入御于牀第兮,馬蘭踸踔而日加。棄捐葯芷與杜衡兮,余奈世之不知芳何。  又叶居之切,音姬。 《三略》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彊有所加。

『鞭』

《唐韻》《集韻》《韻會》𠀤𤰞連切,音編。 《說文》本作𩌻。驅也。 《玉篇》笞也。馬箠也。 《書·舜典》鞭作官𠛬。 《傳》以鞭爲治官之𠛬。 《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 《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 《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 《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