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都能而得不到重用,处境困窘。
很有都能而得不到重用,处境困窘。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长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怅然有感。”
偏正 怀抱才能而没被重用,处境困窘。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则又令我怆然有感。”△描写人的境遇。
用手臂围住:拥~。~小孩儿。合~。~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 围绕,环绕:山环水~。~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 胸怀愿望,志向:~负。 心里存着,怀有:~怨。~恨。~歉。~憾。~病。 密合:衣服~身儿。 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养。 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草。 孵:~窝。~小鸡。
能力:~能。口~。这人很有~干。 从才能方面指某类人:干(gàn)~。奇~。奴~。蠢~。 副词。❶方,始:昨天~来。现在~懂得这个道理。❷仅仅:~用了两元。来了~十天。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表(从……到……):从上~下。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厄(处境困苦危险)。~处(chǔ)。~居。~扰。~境。~窘。~知勉行。~兽犹斗。 穷苦、艰难:~苦。~难。 包围:~守。围~。 疲乏:~乏。~倦。~顿。 想睡,睡:~人。~觉(jiào)。
《唐韻》薄浩切《集韻》《韻會》簿晧切《正韻》蒲晧切,𠀤袍上聲。懷也。 《說文》袌,俗作抱。 《司馬相如·上林賦》長千仞,大連抱。夸條直暢,實葉葰楙。 《註》楙音茆。 又《廣韻》持也。 《增韻》挾也。 又《集韻》《韻會》薄報切《正韻》蒲報切,𠀤音暴。與袌菢同。◎按《說文》捊,步侯切,或从包作抱,徐鉉曰:今作薄報切,以爲懷袌字,非是。廣韻,集韻去聲止有袌菢,而無抱。《正字通》云:懷袌之袌亦作抱,轉爲去聲,卽懷抱之義。今考經史抱字多無音切,讀从去聲亦可,義與上聲同。 《書·召誥》保抱攜持厥婦子。 《詩·大雅》亦旣抱子。 《禮·儒行》抱義而處。 《儀禮士》相見禮》凡與大人言,始視面,中視抱。 又氣向日也。 《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抱珥𧈫蜺。 《註》凡氣向日爲抱,向外爲背。 又《揚子·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伏雞曰抱。 又《唐韻》薄交切《集韻》蒲交切,𠀤音庖。 《集韻》房尤切,音浮。蒲侯切,音裒。𠀤與掊捊同。引取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披交切,與抛通。棄也,擲也。 《史記·三代世表》姜嫄生后稷,抱之山中。 《皮日休詩》季春人病抱芳杜。
『才』《唐韻》昨哉切《集韻》《韻會》《正韻》牆來切,𠀤音裁。 《說文》艸木之初也。从丨,上貫一,將生枝葉。一,地也。 《徐曰》上一,初生岐枝。下一,地也。 《六書正譌》才,木質也。在地爲木,旣伐爲才,象其枝根斬伐之餘。从木省。別作材,非。 又天地人爲三才。 《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 一曰能也。 《禮·文王世子》必取賢斂才焉。 《論語》才難,不其然乎。 《前漢·武帝紀》其令州縣舉茂才異等。 《唐書·百官志》擇人以四才。 《邵堯夫曰》臨大事然後見才之難。才者,天之良質也,學者所以成其才也。 又質也,力也。 《詩·魯頌》思無期,思馬斯才。 《傳》多材也。 《孟子》非天之降才爾殊也。 《近思錄》性出於天,才出於氣,氣淸則才淸,氣濁則才濁。 又姓。明尙書才寬。 又《集韻》通作材。 《說文》材,水挺也。从木,才聲。 《徐曰》木勁直可用,故曰入山掄可爲材者。人之有才,義出於此。 又《正韻》與纔通。古用才爲纔始字。 《晉書·謝混傳》才小冨貴,便豫人家事。 又與裁通。 《戰國策》惟王才之。 又與財通。 《前漢·揚雄傳》財足以奉宗廟。 又《集韻》將來切,與哉同。亦始也。 《爾雅·釋詁疏》哉,古文作才。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又作代切,音再。義同。 又叶卽由切,音遒。 《焦氏·易林》季子多才,使我不憂。 《唐韻》祖才切《集韻》《韻會》《正韻》將來切,𠀤音栽。 《說文》言之閒也。 《註》《論語》君子哉若人。是爲閒隔之辭也。 《爾雅·釋詁》哉,閒也。 又《爾雅·釋詁》哉,始也。 《疏》哉者,古文作才。《說文》云才,草木之初也,以聲近,借爲哉始之哉。 《書·伊訓》朕哉自亳。 又《康誥》惟三月哉生魄。 又《玉篇》語助。 《書·堯典》僉曰:於,鯀哉。 又《韻會》柳宗元曰:疑辭也。 《書·益稷》禹曰:兪哉。 《註》口然而心不然之辭也。 又與材通。 《論語》無所取材。 《註》古字材哉同。 又音載。 《書·武成》哉生明。 《釋文》徐音載。 又《詩·大雅》𨻰錫哉周。 《傳》哉,載也。 《疏》文王能布𨻰大利,以賜子孫。於是又載行周道,致有天下。哉與載古字通。○按《左傳·宣十五年》昭十年引《詩》,哉俱作載。 又鄭箋云:哉,始也。與毛傳異。 又叶將其切,音貲。 《詩·邶風》已焉哉。天實爲之,謂之何哉。 又《王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說文》本作𠳆。 又𢦔。
『而』《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𠀤音栭。 《正韻》如支切,音兒。 《說文》頰毛也。 《註》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 《註》之而,頰𩑔也。 又《玉篇》語助也。 《詩·齊風》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 《傳》汝當安汝顏色。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 《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 《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 《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 《論語》學而時習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 《論語》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 《易·屯卦》宜建侯而不寧。 《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困』《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 《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 《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 《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𨷖,况國相乎。 又叶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