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拿;棒:木棍。形容喜欢习武。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88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耍弄兵器。形容喜爱习武。《野叟曝言》九一回:“小女自幼亦喜持刀弄棒。” 并列 指习武。《野叟曝言》88回:“小女自幼亦喜~。”△用于习武。
拿着,握住:~笔。~枪。~牢(把稳)。 遵守不变:坚~。~久。~操(保持节操)。~之以恒。 主张,掌管:主~。~平。~国。~重。~之有故(立论有根据)。 对待,处理:~身(对待自己)。~盈。~胜。 扶助:支~。撑~。
用来切、割、斩、削、砍、刺、铡的工具:~子。~兵。~法。剪~。镰~。 中国的纸张计量单位:一刀合一百张。 古代的一种钱币,因其形如刀故称:~币。 姓。
玩耍,把玩:摆~。玩~。~臣(帝王所亲近狎昵的臣子)。~潮儿。戏~。~瓦(“瓦”是原始的纺锤,古代把它给女孩子玩,意为生女儿)。~璋(“璋”是一种玉器,古代把它给男孩子玩。意为生儿子)。 做,干:~假成真。~明白。 设法取得:~点钱花。 搅扰:这事~得人心惶惶。 耍,炫耀:搔首~姿。 不正当地使用:~权。~手段。捉~。 奏乐或乐曲的一段、一章:~琴。梅花三~。 古代百戏乐舞中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方言,小巷,胡同:~堂。里~。
棍子:木~。~子(a.棍子;b.玉米的别称)。~槌。~冰。~球。~喝(hè)。 体力强,能力大,成绩好,水平高:功课~。身体~。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𠀤音治。 《說文》握也。 《廣韻》執也。 《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 《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 《禮·射義》持弓矢審固。 《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又把持也。 《史記·酷吏傳》寧成爲任俠,持吏長短。 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 《陸游詩》遊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 《註》不借,草履名。 又《正韻》𨻰知切,音馳。義同。 又叶𨻰如切,音除。 《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刀』《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 《說文》兵也。象形。 《徐曰》象刀背與刃也。 《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 《玉篇》所以割也。 《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 又錢名。 《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 《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 《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 《前漢·食貨志》利於刀。 《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 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 《朱註》小船曰刀。 《正韻》小船形如刀。
『弄』《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盧貢切,籠去聲。 《爾雅·釋言》玩也。 《疏》謂玩好也。 《詩·小雅》載弄之璋。 《前漢·趙堯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 又戲也。 《左傳·僖九年》夷吾弱不好弄。 《註》弄,戲也。 《前漢·昭帝紀》上耕於鉤盾弄田。 《註》師古曰:弄田,謂宴游之田。 又《韻會》侮也。 《前漢·東方朔傳》自公卿在位,朔皆敖弄,無所爲屈。 又樂曲曰弄。 《晉書·桓伊傳》王徽之泊舟靑溪側,令人謂伊曰:聞君善吹笛,試爲我一奏。伊便下車,踞胡牀,爲作三調。弄畢。便上車去。 《南史·隱逸傳》宗少文善琴,古有金石弄,惟少文傳焉。 《嵆康·琴賦》改韻易調,奇弄乃發。 又《字彙》巷也。
『棒』《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步項切,旁上聲。 《說文》梲也。 《類篇》同㭋。亦作棓。 《廣韻》杖也,打也。 《魏志·武帝紀》除北部都尉,造五色棒,縣門左右,各十餘枚。 《魏書·爾朱榮傳》人馬逼戰,刀不如棒。 又《正韻》蒲浪切,音傍。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