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我对于‘放冷箭’的解释,颇有些和他们一流不同,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
鲁迅《无花的蔷薇》:“我对于‘放冷箭’的解释,颇有些和他们一流不同,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
述宾 冷箭,暗箭。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害人。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放冷箭’……是说有人受伤,而不知这箭从什么地方射出。”△贬义。多用于害人方面。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把笼子里的鸟~了。~胆。~诞。~任。~肆。~歌。~怀。豪~。释~。 散(sàn):~工。~假。~学。~晴(阴雨后转晴)。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牧。~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 驱逐到远方去:~逐。~黜。流~。 到基层去:~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 发出:~电。~毒。~光。发~。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债。~贷。 扩展:~大。~宽。 花开:百花齐~。心花怒~。 搁、置:这件事情不要紧,先~一~。存~。~弃。~心。~置。 至:~乎四海。摩顶~踵。
温度低,与“热”相对:~天。~藏。~冻。~涩。~飕飕。 寂静,不热闹:~落。~寂。~静。~清。 生僻,少见的:~僻。~字。 不热情,不温和:~遇。~淡。~峻。~漠。~嘲热讽。~若冰霜。~酷无情。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货。~门儿。 突然,意料以外的:~然。~不防。~枪。~战。 姓。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镞。~头。~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之遥。~步。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
《唐韻》《集韻》《韻會》𠀤甫妄切,音舫。 《說文》逐也。 《小爾雅》棄也。 《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疏》放逐。 《左傳·宣元年》晉放其大夫胥甲父于衞。 《註》放者,受罪黜免,宥之以遠。 又《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 《疏》據我釋之,則云放。 又《禮·曲禮》毋放飯。 《註》去手餘飯於器中。 又《左傳·昭十六年》獄之放紛。 《註》放,縱也。 又《論語》隱居放言。 《何晏註》放,置也,不復言世務。 又《孟子》如追放豚。 《趙岐註》放逸之豕。 又《博雅》妄也。 《玉篇》散也。 《增韻》肆也,捨也。 《正韻》廢也。 又《廣韻》分兩切《集韻》甫兩切《正韻》妃兩切,𠀤音昉。同倣。學也。 《玉篇》比也。 《類篇》效也。 《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曰放勳。 《疏》能放效上世之功。 又《周禮·天官》食醫,凡君子之食恆放焉。 《註》放,猶依也。 又《孟子》放乎四海。 《趙岐註》放,至也。 又《集韻》分房切。方,或作放,倂船也。 《前漢·禮樂志》神裴回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 《說文》从攴作放。放字原从攴作。
『冷』《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𠀤令上聲。 《說文》寒也。从仌,令聲。 《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 《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 《增韻》淸甚也。 又姓。 《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𠀤靈上聲。㓑冷,寒也。 又《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箭』《廣韻》《集韻》《韻會》𠀤子賤切,音餞。 《說文》矢也。 《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矢,江、淮曰𨩀,關西曰箭。 《釋名》箭,進也。 又竹之小者曰箭。 《周禮·夏官》東南曰揚州,其利金錫竹箭。 《註》箭,篠也。 《史記·夏本紀》震澤致定,竹箭旣布。 《竹譜》箭竹,高者不過一丈,節閒三尺,堅勁,中矢。江南諸山皆有之,會稽所生最精好。 又漏箭。 《周禮·挈壷氏註》主定漏刻,先王分十二時於一晝一夜,閒以漏箭,準十二時爲百刻,分晝夜而定長短,故立此官掌之。 又博箸也。 《博雅》博箸謂之箭。 又《華山記》箭括峰上有穴,裁見天日,攀緣自穴中而上,有至絕頂者。 又赤箭,藥名。 《韓愈·進學解》赤箭靑芝。 又《廣東新語》箭豬卽封豕,初本泡魚,化爲豕,毫在項脊閒,尺許如箸,白本黑端,人逐之則激毫以射。 《集韻》或作翦、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