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俊禽敌


   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xiāo jùn qín dí
成语注音 ㄒ一ㄠ ㄐㄨㄣˋ ㄑ一ㄣˊ ㄉ一ˊ
成语简拼 xjqd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梟儁禽敵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


成语典故

犹言杀敌致胜。禽,同“擒”。《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枭俊禽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颜师古注:“枭谓斩其首而悬之也。俊谓敌之魁率。” 并列 禽,同“擒”。枭,悬挂(砍下的人头);俊,敌之魁率。即杀敌致胜。《汉书·陈汤传》:“今国家素无文帝累年节俭富饶之畜,又无武帝荐延~之臣,独有一陈汤耳!”△多用于军事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 勇健:~勇。~健。~将。~雄(a.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杰出的人物)。 古代刑罚,把头割下来悬挂在木上:~首。~示(枭首示众)。 旧时指私贩食盐的人:盐~。私~。

才智出众的人:~杰。~伟。~彦(才智杰出的人)。~爽。~造(学识造诣很深的人)。 容貌美丽:~俏。~美。~秀。~逸(俊美洒脱,不同凡俗)。英~。 古同“峻”,大。

鸟、兽的总称:五~戏。 特指鸟类:家~。飞~走兽。 古通“擒”:“不~二毛。” 姓。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寡不~众。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俊』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𠀤音儁。 《說文》材千人也。 《馬氏曰》智過千人曰俊。 《北史·蘇綽傳》萬人之秀曰俊。 《禮·王制》司徒論選士之秀者,而升之學,曰俊士。  又《月令》孟夏命大尉贊桀俊,遂賢良。  又與儁峻𠀤通。 《書·堯典》克明俊德。 《註》俊同峻。  又同畯。 《史記·宋世家》引書洪範,俊民用章,作畯民。  又通作駿。 《史記·屈原傳》誹駿疑傑。  又與𠬍同。 《戰國策》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 《註》又作逡。

『禽』

《唐韻》《集韻》巨今切《韻會》《正韻》渠今切,𠀤音琴。 《爾雅·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毛謂之獸。 《白虎通》禽,鳥獸總名,言爲人禽制也。 《孔穎達云》王用三驅失前禽,則驅走者亦曰禽。 《于越志》臨川吳澄問東隅吳正道禽獸二字,正道曰:禽卽獸也。曰:兩翼爲禽,四足爲獸,何以言。曰:禮不云乎,猩猩能言,不離禽獸。  又《韻會》鳥獸未孕曰禽。  又戰勝執獲曰禽。 《左傳·僖三十三年》外僕髠屯禽之以獻。通作擒。  又姓。 《左傳》魯大夫禽鄭。 《高士傳》禽慶。  又叶渠容切,音窮。 《易林》吉日車攻,田弋獲禽。宣王飮酒,以告嘉功。  又《字彙補》龍支切,音離。 《魏志·和洽傳》諡𥳑侯子禽。

『敌』

《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 《說文》仇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又《爾雅·釋詁》敵,當也。 《疏》仇匹相當也。 《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 《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 《博雅》輩也。 《玉篇》對也。 《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 《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 《廣韻》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