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鲁敦朴


   谓质朴诚实。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顓然无思,頽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huí lǔ dūn piáo
成语简拼 cldp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质朴诚实。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顓然无思,頽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构成高等动物背部中央骨柱的短骨:~骨。脊~。颈~。胸~。尾~。

敲打东西的器具:铁~。木~。鼓~。 敲打,用椎打击:~鼓。~杀。~心泣血(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愚钝,朴实:~鲁。

厚道,笃厚:~朴。~厚。~实。 诚心诚意:~聘。~请。 督促:“使虞~匠”。~劝。~促。 姓。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椎』

《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傳追切,𠀤音追。通作槌。俗作桘。 《說文》擊也。  又鐵椎也。 《戰國策》秦遺連環,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已解矣。 《史記·信陵君傳》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又《揚子·方言》椎,齊謂之終葵。  又椎鈍,不曲橈也。 《前漢·周勃傳》樸椎少文。  又《釋名》椎,推也。耒亦椎也。  又《集韻》朱惟切,音隹。木名,似栗而小。

『敦』

《廣韻》《集韻》𠀤都昆切,音墩。 《說文》作𣀦。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  又《五經文字》敦,厚也。 《易·臨卦》敦臨吉。 《疏》厚也。  又《詩·邶風》王事敦我。 《釋文》韓詩云:敦,迫也。鄭都回反,猶投擲也。  又《爾雅·釋詁》敦,勉也。 《疏》敦者,厚相勉也。 《前漢·揚雄傳》敦衆神使式道兮。 《註》師古曰:敦,勉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 《史記·歷書註》敦,盛也。  又《揚子·方言》敦,大也。  又姓。 《廣韻》敦洽,衞之醜人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音堆。 《詩·豳風》敦彼獨宿。 《傳》敦敦然獨宿也。  又《詩·魯頌》敦商之旅。 《箋》敦,治也。  又《莊子·說劒篇》今日試使士敦劒。 《註》敦,斷也。  又《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𠀤音團。 《詩·豳風》有敦瓜苦。 《傳》敦,猶專專也。 《疏》敦,是瓜繫蔓之貌,言瓜繫於蔓,專專然也。 《釋文》徒丹反。 《朱傳》音堆。  又《詩·大雅》敦彼行葦。 《傳》聚貌。 《釋文》徒端反。  又《集韻》徒渾切,音屯。 《詩·大雅》鋪敦淮濆。 《箋》當作屯。 《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 《註》敦與屯同。𨻰也。  又《類篇》敦煌,郡名。  又《集韻》《韻會》𠀤丁聊切,音雕。 《詩·大雅》敦弓旣堅。 《傳》敦弓,畫弓也。天子敦弓音彫。 《疏》敦與彫,古今之異。  又《詩·周頌》敦琢其旅。 《疏》敦雕古今字。 《朱傳》音堆。  又《集韻》都內切,音對。 《儀禮士昏禮》黍稷四敦皆蓋。 《禮·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 《註》敦音對。黍稷器。 《疏》敦與瑚璉簠簋連方,故云黍稷器也。  又《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 《註》敦,槃類,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又《集韻》大到切,音道。幬,或作敦。覆也。 《周禮·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 《註》敦讀曰燾。覆也。  又《集韻》杜皓切,音稻。  又𨻰留切,音儔。義𠀤同。  又《集韻》《正韻》𠀤杜本切,音盾。 《左傳·文十八年》天下之民。謂之渾敦。 《註》謂驩兜渾敦,不開通之貌。 《疏》混沌與渾敦,字之異耳。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困切。通作頓。 《爾雅·釋丘》丘一成爲敦丘。 《疏》詩衞風氓篇,至于頓丘,是也。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 《註》敦,音頓。 《史記·歷書註》困敦,混沌也。  又《莊子·列禦𡨥》敦杖蹙之。 《音義》敦,音頓。司馬云:豎也。  又《集韻》主尹切,音準。淳,或作敦。 《周禮·天官·內宰》出其度量淳制。 《註》故書淳爲敦。杜子春讀敦爲純。純者,謂幅廣也。  又《集韻》他昆切。憞,或省作敦。憞者,恨心不明也。  又《韻補》叶都鈞切。 《崔瑗·南陽文學頌》我國旣淳,我俗旣敦。  又叶亭年切。 《蘇軾·祭同安郡夫人文》嗣爲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旣備,母儀甚敦。

『朴』

《唐韻》《集韻》《韻會》𠀤匹角切,音璞。 《說文》木皮也。 《徐曰》藥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 《本草別錄》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  又與樸同。 《史記·文帝紀》示敦朴爲天下先。  又《戰國策》范雎曰:鄭人謂玉未理者樸,周人謂䑕未腊者朴。  又《博雅》朴,大也,猝也,離也。  又《正韻》匹各切。  又《集韻》匹𠋫切,音踣。義𠀤同。  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  又《集韻》披尤切,音䬌。夷姓。 《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舉巴夷來附。  又叶蒲沃切,音僕。 《陳琳·瑪瑙勒賦》太上去華尚素朴兮,所貴在人匪金玉兮。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匹角切,音璞。 《說文》作檏。木素也。 《徐曰》土曰坏,木曰檏。 《書·梓材》旣勤樸斲,惟其塗丹臒。  又凡器未成者,皆謂之樸。 《爾雅·釋器》木謂之剫,玉謂之雕。 《郭註》皆治樸之名。  又質也。 《禮·郊特牲》素車之乘,尊其樸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博木切,音卜。 《詩·大雅》芃芃棫樸。 《傳》樸,枹木。 《箋》白桵相樸屬而生者。 《周禮·冬官考工記》察車之道,欲其樸屬而微至。 《註》樸屬,猶附著堅固也。  又《集韻》普木切,音扑。 《張衡·東京賦》遵節儉,尚素樸。思仲尼之克己,履老氏之常足。  又堅木也。  又《集韻》步木切,音僕。木密也。  又《廣韻》薄胡切,音蒲。樸𠟼,縣名。 《前漢·地理志》屬武威郡。  又《唐韻》普故切,音舖。 《淮南子·精神訓》明白太素,無爲復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