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关野兽的笼子。笼子里的猿猴和飞鸟。比喻受约束的人或物。
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
槛:关禽兽的木笼。槛中之猿,笼中之鸟。比喻受制于人,没有自由。明.张凤翼《红拂记.杨公完偶》:“听他言词多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槛猿笼鸟难亲傍。”明.杨梦衮《游山说》:“方且罗列腥膻,喧阗鼓吹,徒以赫赫者骄稚山灵,嚣然来欻。然往此何异槛猿笼鸟,从闹市上取来,暂置丘壑间。” 并列 关在槛中的猿、笼中的鸟。比喻受别人监督控制的人,不得自由。明·张凤翼《红拂记·相公完偶》:“听他言词慨慷,想他不甚提防,只是~难亲傍。”※槛,不读作kǎn。△多用于写人受到束缚不自由。→画地刻木。也作“槛花笼鹤”。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猴。~人。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熏~。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鸟~。蝈蝈~。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牢~。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屉。蒸~。 泛指包络之物:~头。
较大的箱子:箱~。 遮盖,罩住:~罩。烟~雾罩。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廣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𠀤音袁。 《玉篇》俗猨字。 《戰國策》猿獼猴錯木據水,則不若魚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