汰劣留良


   谓淘汰掉低劣的而留下精良的。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ài liè liú liáng
成语注音 ㄊㄞˋ ㄌ一ㄝˋ ㄌ一ㄡˊ ㄌ一ㄤˊ
成语简拼 tlll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汰劣畱良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谓淘汰掉低劣的而留下精良的。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孙中山《致蒋介石书》:“若能汰劣留良,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


成语典故

谓淘汰掉低劣的而留下精良的。孙中山《致蒋介石书》:“若能汰劣留良,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 并列 淘汰掉坏的,留下好的。孙中山《致蒋介石书》:“若能~,得一万则可给与一万,得二万亦可给与二万。”△多用于取舍方面。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淘洗:裁~。删~。淘~(除去没有用的成分)。 骄奢,过分:~侈(过分骄奢)。

恶,坏:恶~。~迹。 低下,弱下:~势。~等。低~。优~。 小于一定标准的:~弧(小于半圆的弧)。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停~。~学。~任。~级。~步。~守。~驻。 注意力放在上面:~心。~神。~意。 不忍舍弃,不忍离去:~连。~恋。 不使离开:~客。~宿。挽~。拘~。 接受:收~。 保存:保~。~存。~别。~念。~后路。

好:~好。善~。~辰美景。消化不~。~莠不齐。 善良的人:除暴安~。 很:~久。获益~多。用心~苦。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汰』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蓋切,音泰。 《說文》滑也。 《賈誼·新書道術篇》厚志隱行謂之潔,反潔爲汰。  又太過也。 《左傳·宣四年》伯棼射王汰輈。 《杜註》汰,過也。箭過車轅上。  又沙汰。 《莊子·天下篇》泠汰於物。 《註》猶沙汰也,謂沙汰使之泠然也。 《晉書·孫綽傳》沙之汰之,瓦礫在後。  又洮汰。 《淮南子·要略》所以洮汰滌蕩至意。 《註》洮汰,潤也。 《後漢·陳元傳》洮汰,學者之累惑。 《註》洮汰,猶洗濯也。亦作淘汰。 《齊民要術》作醬法,熱湯浸豆黃,良久淘汰,漉而蒸之。  又奢汰。 《荀子·仲尼篇》閨門之內,般樂奢汰。 《左傳·襄十四年》欒黶汰虐已甚。  又《集韻》他計切,音替。水波也。  又徒蓋切,音大。淅𤄒也,與汏同。  又《正韻》他達切,音闥。亦滑也。 《蘇軾·秧馬歌》以我兩足爲四蹄,聳踊滑汰如鳧鷖。

『劣』

《唐韻》《正韻》力輟切《集韻》《韻會》龍輟切,𠀤音埓。 《說文》弱也。从力少。 《徐曰》會意。 《廣韻》鄙也,少也。 《揚子·法言》彼以其回顏以其貞顏其劣乎。  又劣,薄也。僅僅不足之辭。 《宋書·劉懷貞傳》子德願善御車。常立兩柱,使其中劣,通車軸。驅牛奔,從柱閒直過。 《集韻》通作𢚃。

『留』

《正字通》俗畱字。

『良』

《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梁。 《說文》善也。 《廣韻》賢也。 《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 《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又《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 《註》元,大。良,善也。  又《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朱註》良,易直也。  又《爾雅·釋詁》良,首也。  又《博雅》良,長也。  又《正韻》器工曰良。 《禮·月令》陶器必良。 《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又《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又《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 《註》作之有功有沽。 《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又《博雅》良,牢,𩋆也。  又深也。 《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 《註》良,猶深也。  又良人,夫也。 《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 《註》婦人稱夫曰良。 《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又夫稱婦亦曰良人。 《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又良久,頗久也。 《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 《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又病愈曰良愈。  又能也。 《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 《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又《左傳·莊十六年》良月。 《註》十月也。  又《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 《註》良綏,君綏也。  又《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 《註》墓也。  又《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又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又王良,星名。  又大良造,秦官名。  又地名。 《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 《註》下邳有良城縣。  又山名。 《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  又草名。 《博雅》黃良,大黃也。  又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又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又《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又《韻會》里養切,音兩。 《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 《註》方良,罔兩也。 《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又《正字通》音亮。 《古詩》良無盤石固。 《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五音集韻》古文良字。註詳艮部一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