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严肃,不诚恳。清.郎廷槐等《师友诗传录》:“愚意以为学力深,始能见性情;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七二回:“这京城里做买卖的人,未免太油腔滑调了。”朱自清《好与妙》:“‘妙不可言’虽然肯定着‘妙’,‘不可言’可渐渐带上了点儿油腔滑调,所以会变成了‘妙不可以酱油’。” 并列 形容说话浮滑,不严肃,不实在。萧育轩《乱世少年》:“他首先走向服务台,挤眉弄眼,~地对那女售票员打招呼。”△贬义。用于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的腔调。→油嘴油舌 油嘴花唇 ?一本正经 诚心实意
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或矿产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和液体,一般不溶于水,容易燃烧:~饼。~布。~彩。~画。~亮。~水(亦指不正常的收益或额外好处)。~轮。~垢。奶~。石~。食~。汽~。添~加醋。 用油或漆涂抹:~刷(a.涂抹油、漆;b.涂抹油、漆的刷子)。 被油弄脏:衣服~了一大片。 狡猾:~滑。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子。体~。满~热血。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 乐曲的调子:~调(diào )。唱~。梆子~。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京~。装~作势。拿~拿调。
光溜,不粗涩:~溜。光~。~润。~利。 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冰。~雪。~行。~翔。~梯。~坡。 狡诈,不诚实:~头。狡~。~头~脑。 姓。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和。~谐。风~雨顺。饮食失~。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配。~味。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停。~处。 调剂:以临万货,以~盈虚。 调理使康复:~养。~摄。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鹰隼。 挑逗;戏弄:~笑。~情。~戏。酒后相~。
乐曲;乐谱:曲~。采菱~。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五声~式。 语音上的声调:~号。~类。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格~。 选调;提拨:从基层~选干部。 调动:岗位~整。 征集;征调:~有余补不足。 调查:~研。内查外~。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档。 调换:~座位。
朝,早晨:《广韵·平尤》:“~,朝也。”
《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𠀤音由。水名。 《說文》水出武陵孱陵,東南入江。 《水經注》孱陵縣有白石山,油水所出。 又江夏平春縣有油水。 《水經注》油水,出平春縣西南油溪。 又膏也。 《博物志》積油滿萬石,自然生火。 又石油。 《水經注》高孥洧水肥可然。 《夢溪筆談》鄜延出石油。 《廣輿記》石油出肅州南山。 又猛火油。 《昨夢錄》猛火油,出高麗東數千里。日初出之時,因盛夏日力烘,石極熱則出液,他物遇之,卽爲火,惟眞琉璃器可貯之。 又緹油,車飾。 《後漢·劉𤣥傳》乗鮮車大馬,赤屛泥。 《註》赤屛泥,謂以緹油屛泥於軾前。 又橘名。 《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又油油,和謹貌。 《禮·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 又禾黍光悅貌。 《束皙·補亡詩》厥草油油。 又雲盛貌。 《孟子》天油然作雲。 又《廣韻》《集韻》𠀤余救切,音狖。浩油,地名。 《公羊傳·定四年》公及諸侯盟于浩油。 《註》油音由,一音羊又反。 又與釉同。 《篇海》物有光也。 《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
『腔』《唐韻》苦江切《集韻》《韻會》枯江切,𠀤音啌。 《說文》內空也。 《集韻》骨體曰腔。 又馬膁也。 《齊民要術》相馬法,腸欲充,腔欲小。 又《正字通》俗謂歌曲調曰腔。今俗从音作〈音空〉。 又《集韻》苦貢切,空去聲。羊腊。 《五音集韻》羊肋。 《集韻》或作𤟄。 《六書正譌》俗作羫,非。
『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八切,音猾。 《說文》利也。 《周禮·天官·食醫》調以滑甘。 《疏》滑者,通利往來。所以調和五味。 又澾也。 《杜甫詩》霜濃木石滑。 又州名。 《舊唐書·地理志》滑州,隋東郡,武德元年改爲滑州。 又水名。 《山海經》求如之山,滑水出焉。 又《廣輿記》滑河,經滑縣北而東,滑最大,自洛以西,百水皆會於滑。 又古國名。 《左傳·襄二十九年》虞虢焦滑。 又鄭地名。 《春秋·莊三年》公次子滑。 又珠名。 《沈懷遠·南越志》走珠之次爲滑珠。 又姓,漢滑興。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忽切,音骨。亂也。 《晉語》置不仁以滑其中。 又治也。 《莊子·繕性篇》滑欲於俗思,以求致其明。 又滑稽,謂俳諧也。 《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 又混也。 《楚辭·漁父》滑其泥而揚其波。 又與汨同。滑滑,水流貌。 《焦氏·易林》湧泉滑滑。 又《廣韻》戸骨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骨切,𠀤音搰。亦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