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对各方面的消息能及时掌握。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就是屯子里消息灵通、心眼挺多的韩家大院的韩老六,也不太清楚。”
溶化,散失:烟~云散。~融(亦作“消溶”)。~失。~逝。~亡。~沉。~极。~化。 灭掉,除去:~除。~灭。~毒。~炎。 把时间度过去:~夜。~夏。~闲。~遣。~磨(mó)。 减少,损失,耗费:~耗。~损。~退。 需要:不~说。 中医学病名:~疾。~渴。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 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滋~。 音信:消~。信~。 儿女:子~。 利钱:~率(lǜ)。利~。月~。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 )(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唐韻》相幺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𠀤音宵。 《說文》盡也。 又滅也。 《易·泰卦》小人道消。 又釋也。 《禮·月令》冰凍消釋。 又消耗。 《揚子·太𤣥經》九事,七爲消。 《註》消,意放散也。 又消消,敝也。 《詩·豳風》予尾翛翛。 《疏》亦作消消。 又地名。 《詩·鄭風》淸人在消。 《傳》消,河上地。 又疾名,與痟通。 《後漢·李通傳》通素有消疾。 《註》消消中之疾也。 又消石,藥名。 又通逍。 《禮·檀弓》消搖于門。 《註》消搖,又作逍遙。 又《韻補》叶新於切,音須。 《崔駰·反都賦》幹弱枝彊,末大本消。叶下臾。 又叶思留切,音脩。 《司馬相如·大人賦》煥然霧除。霍然雲消。邪絕少陽而登太隂兮,與眞人乎相求。
『息』《唐韻》相卽切《集韻》《韻會》《正韻》悉卽切,𠀤音熄。 《說文》喘也。 《增韻》一呼一吸爲一息。 又大聲歎曰太息。 《戰國策》閔王太息。 《註》長出氣也。 《前漢·高帝紀》喟然太息。 《師古註》太息之大也。 又累氣曰累息。 《後漢·任延傳》吏民累息。 一曰止也。 《禮·檀弓》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 《註》息猶安也。言苟且取安也。王氏曰:且止之辭。 又處也。 《詩·小雅》無恆安息。 《傳》息,猶處也。 又生也。 《周禮·地官》以保息六養萬民。 《前漢·宣帝紀》𠛬者不可息。 《師古註》息謂生長。言劓刖之徒,不可更生長也。 又《禮·月令註》陽生爲息。 又子曰息。 《東觀漢記》此蓋我子息也。 《戰國策》老臣賤息舒祺,最少。 又《尸子》棄黎老之言,用姑息之語。 《註》姑,婦也。息,小兒也。 又出錢生子亦曰息。 《周禮·地官·泉府》凡民之貸者,以國服爲之息。 又勞也。 《儀禮·鄕飮酒禮》乃息司正。 《註》息,勞也。 《釋文》勞,力報反。 又休也。 《周禮·春官·籥章》以息老物。 《註》休息之也。 又《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獸侯,則王以息燕。 《註》息者,休農息老物也。 又《釋名》息,塞也,塞滿也。 又國名。 又新息縣,本息故國,徙於東,故加新字。 《左傳·隱十一年》息侯伐鄭。 《註》息國,汝南新息縣。 《釋文》一本作鄎。 又安息,戎國,去長安萬六百里。 《風俗通》戎類有六,五曰鼻息。 又土自長息無限,曰息壤。 《山海經》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 又姓。 《姓苑》今襄陽有此姓。 又息夫,複姓。 又叶私列切,音屑。 《蘇軾·遊香積寺詩》把玩竟不食,棄置長太息。幽尋恐不繼,書版記歲月。 从心从自,自亦聲。 《徐鍇曰》自,鼻也。氣息从鼻出。會意。
『灵』《廣韻》郞丁切,音靈。 《字類》小熱貌。 又《正字通》俗靈字。 《唐韻》《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鈴。 《玉篇》神靈也。 《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 《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 《傳》靈,神也。 《詩·大雅》以赫厥靈。 又《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又《詩·鄘風》靈雨旣零。 《箋》靈,善也。 又《廣韻》福也。 又《廣韻》巫也。 《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又靈氛,古之善占者。 《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又《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 《註》靈鼓,六面鼓也。 又《禮·檀弓》塗車芻靈。 《註》芻靈,束茅爲人。 又《左傳·定九年》載蔥靈。 《註》蔥靈,輺車名。 又《楚辭·天問》曜靈安臧。 《註》曜靈,日也。 又《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 《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又《廣韻》寵也。 又《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 《爾雅·釋魚》二曰靈龜。 《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 《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又《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又州名。 《史記·匈奴傳》丁靈。 《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 《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 《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又姓。 《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又叶靈年切,音連。 《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 《說文》本作𤫊。
『通』《唐韻》《正韻》他紅切《集韻》《韻會》他東切,𠀤統平聲。 《說文》達也。 《正韻》徹也。 《易·繫辭》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禮·學記》知類通達。 又亨也,順也。 《禮·儒行》上通而不困。 《註》謂仕則上達乎君,不困于道德之不足也。 《易·節卦》不出戸庭,知通塞也。 又暢也。 《爾雅》四時和爲通正。 《註》通,平暢也。 又總也。 《禮·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國用。 《註》通計三十年所入之數,使有十年之餘也。 又開也。 《前漢·何武傳》通三公官。 《註》謂更開置之也。 又𨻰也。 《前漢·夏侯勝傳》先生通正言。 《註》謂𨻰道之也。 又凡人往來交好曰通。 《前漢·季布傳》非長者勿與通。 又《陸賈傳》剖符通使。 又書名。 《白虎通》班固著。 《風俗通》應劭著。 又書首末全曰通。 《後漢·崔實傳》宜寫一通。 又凡物色純者謂之通。 《周禮·春官·司常》通帛爲旃。 《註》通帛,無他物之飾也。 又通鼓。 《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疏》司馬振鐸,將軍以下卽擊鼓,故云通鼓。 又井地名。 《前漢·𠛬法志》方里爲井,井十爲通。 又《廣韻》州名。 又《韻會》馬矢曰通。 《後漢·戴就傳》以馬通薰之。 又《左傳·杜預註》旁淫曰通。 又叶他郞切,音湯。 《東方朔·七諫》身寢疾而日愁兮,情沈抑而不揚。衆人莫可與論道兮,悲精神之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