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言吹毛求疵。谓刻意寻人过错。
《新唐书·崔元综传》:“每受制鞫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
比喻故意挑剔过失。《旧唐书·崔元综传》: “每受制鞠狱,必澡垢索疵,不入死不肯止,人畏鄙之。” 参见:○吹毛求疵 连动 澡,洗;垢,污垢;索,求取;疵,毛病。洗去污垢,寻找毛病。比喻刻意挑出过错。《新唐书·崔元综传》:“每受制鞫狱,必~,不入死不止,人畏鄙之。”△贬义。多用于寻错找碴方面。→吹毛求疵
沐浴全身,引申为保持节操:洗~。~盆。~堂。~雪(洗涤使清洁)。~身浴德(砥砺志行,使身心纯洁清白)。
污秽,脏东西:污~。泥~。牙~。~腻。~秽。~敝(又脏又破)。 同“诟”。
大绳子或大链子:~子。~道。钢~。绞~。线~。 搜寻,寻求:~引。思~。搜~。探~。 讨取,要:~还。~求。~取。勒~。 尽,毫无:~然无味。 单独:离群~居。 姓。
毛病:~吝。~病。吹毛求~。 缺点或过失:~瑕。~咎。~点。 诽谤,非议:~物。~毁。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皓切,音早。與璪同。 《說文》玉飾如水藻之文。或从水作澡。 又澡,洗也。 《東觀漢記》以手飮水澡頰。 又借作修潔意。 《禮·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又澤名。 《𥠇天子傳》䣙伯絮觴天子於澡澤之上。 又《集韻》倉刀切,音操。澡,澡欲沸。
『垢』《唐韻》古厚切《集韻》《韻會》《正韻》舉后切,𠀤音苟。塵滓也。 《左傳·宣十五年》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韓非子·大體篇》不洗垢,而察難知。 《莊子·大宗師》仿偟乎塵垢之外。 又國名。 《華嚴經》國名無垢,琉璃爲地。 又《集韻》丘𠋫切,音宼。解垢,詭曲之辭。 又居六切,音匊。中不淨也。 《詩·大雅》維彼不順,征以中垢。 又叶公戸切,讀若古。 《楚辭·哀時命》務光自投于深淵兮,不獲世之塵垢。孰魁崔之可久兮,願退身而窮處。
『索』《廣韻》蘇各切《集韻》《韻會》昔各切,𠀤音𧛻。 《說文》作𣑇,草有莖葉可作繩索。从𣎵糸。 《韻會》隷作索。 《小爾雅》大者謂之索,小者謂之繩。 《急就篇註》索,總謂切撚之令緊者也。 《書·五子之歌》若朽索之馭六馬。 《詩·豳風》宵爾索綯。 又《易·震卦》震索索。 《疏》心不安之貌。 《釋文》懼也。 又《書·牧誓》惟家之索。 《傳》索。盡也。 又《周禮·夏官·方相氏》以索室毆疫。 《註》索,廋也。 又《禮·檀弓》吾離羣而索居。 《註》索,散也。 又《左傳·昭十二年》八索九丘。 《書序》八卦之說,謂之八索。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武都郡有索縣。 又姓。 《左傳·定四年》殷民七族,有索氏。 又《廣韻》山戟切《集韻》色窄切,𠀤音色。同𡩡,求也。 《禮·曲禮》大夫以索牛。 《註》索,求得而用之。 又《集韻》蘇故切,音素。 《釋名》索,素也。八索,著素王之法也。 《屈原·離騷》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羌內恕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註》索,音素。○按《說文》在木部,今倂附入。索从𣎵,《說文》在𣎵部。
『疵』《唐韻》疾咨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𠀤音玼。 《說文》病也。 《易·繫辭》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疏》言說此卦爻有小疵病也。 《左傳·僖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注》不以女為罪釁。 《前漢·景十三王傳》今或無罪,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 《注》病也。 又木名。 《爾雅·釋木》榆無疵。 又《韻會》亦作玼。 《後漢·黃憲傳》去玼吝。 又或作呰。 《前漢·翟義傳》王莽大誥,故知我國有呰災。 又《敘傳》閹尹之呰。 又人名。 《史記·楚世家》少子執疵為越章王。 又《趙世家》趙疵與秦戰敗。 又《集韻》將支切,音貲。𤰞疵,佞人貌。 《史記·日者傳》𤰞疵而前,孅趨而言。 《注》疵,音貲。 又水鳥。 《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 《釋文》疵,音資。 《注》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又《集韻》仕懈切,音㾹。同睚。眦睚,恨視。 又《集韻》才詣切,音嚌。病也。 又短也。 又《集韻》蔣氏切《正韻》祖似切,𠀤音紫。毀也。 《荀子·不苟篇》非毀疵也。 《注》或曰讀為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