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发摧枯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ǎo fà cuī kū
成语注音 ㄌ一ㄠˇ ㄈㄚˋ ㄘㄨㄟ ㄎㄨ
成语简拼 lfc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燎發摧枯
成语英文 as easy as burning hair and crushing dry weeds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燎发:火烧毛发;摧枯:折断枯木。比喻消灭敌人极容易。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成语典故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延烧:~荒。~原烈火。 烫:~泡。 照明。

挨近火而烧焦:把头发~了。

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 放,射:~射。百~百中。焕~。 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 散开,分散:~散。 开展,张大,扩大:~展。~扬。 打开,揭露:~现。~掘。 产生,出现:~生。~愤。奋~。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膨涨:~面。 显现,显出:~病。~抖。~憷。 开始动作:~动。 引起,开启:启~。~人深省。 公布,宣布:~布。~号施令。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鬓~。怒~冲冠。

破坏,折断:~残。~折。~颓。~眉折腰。 挫败,挫折:~败。~挫。~陷。 伤痛:~怆。~心。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萎。~槁。~荣。~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没趣味,无生趣:~燥。~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燎』

《玉篇》《正韻》𠀤力弔切,音料。 《玉篇》庭燎國之大事,樹以照衆也。 《詩·小雅》庭燎之光。 《釋文》鄭云:在地曰燎,執之曰燭,樹之門外曰大燭,於內曰庭燎,皆是照衆爲明。 《禮·月令》以共郊廟及百祀之薪燎。 《周禮·天官·閽人》設門燎。 《註》地燭也。  又《玉篇》放火也。  又《詩·陳風》佼人燎兮。 《朱傳》燎明也。  又《詩·小雅》燎之方揚。 《箋》火田曰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力照切,音療。 《廣韻》照也。  又《廣韻》一曰宵田。  又《廣韻》放火也。 《詩·大雅》瑟彼柞棫,民所燎矣。  又《集韻》本作尞。 《前漢·郊祀志》尞禋有常用。 《註》師古曰:尞與燎同。  又《唐韻》力小切《集韻》《韻會》朗鳥切《正韻》盧絞切,𠀤音繚。 《說文》本作𤐗,亦放火也。 《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 《註》燎,力召反。  又力鳥反。  又《集韻》或作𤊽。亦作轑。 《前漢·杜欽傳》欲以熏轑天下。 《註》師古曰:轑,讀曰燎。假借用字。  又《集韻》憐蕭切,音聊。縱火焚也。  又離昭切,音摎。火在地曰燎。 《詩·小雅·庭燎釋文》徐邈音力燒反。

『摧』

《唐韻》《集韻》𠀤昨回切,音漼。讀若罪平聲。 《說文》擠也。一曰挏也。一曰折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徂回切,音嗺。義同。  又沮也。 《詩·邶風》室人交徧摧我。 《箋》摧者,刺譏之言。  又《增韻》挫也,抑也。 《史記·季布傳》能摧剛爲柔。  又《爾雅·釋詁》摧詹,至也。 《揚子·方言》摧詹,楚語。 《詩·大雅》先祖于摧。 《傳》至也。 《疏》先祖之神,於何所至。  又滅也。 《詩·大雅·朱傳》先祖之祀,將自此而滅也。  又《集韻》遵綏切,醉平聲。退也。 《易·晉卦》晉如摧如。鄭康成讀。  又催內切,音啐。減也。  又《集韻》《正韻》𠀤寸臥切,音剉。與莝同。斬芻也。 《詩·小雅》乘馬在廐,摧之秣之。 《箋》摧,今莝字也。

『枯』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𠀤音刳。 《說文》槀木也。 《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又《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 《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又《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又叶苦禾切,音科。 《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