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诬丑诋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òng wū chǒu dǐ
成语注音 ㄊㄨㄥˋ ㄨ ㄔㄡˇ ㄉ一ˇ
成语简拼 twcd
感情色彩 贬义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痛誣醜詆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轶闻 〈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成语典故

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 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见“痛毁极诋”。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盾鼻随闻录〉当毁》:“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至令人不忍观。”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头~。肚子~。~风。~痒(a.喻疾苦,如“~~相关”;b.喻紧要的事,如“不关~~”)。 悲伤:悲~。哀~。~楚。~惜。~不欲生。 尽情地,深切地,彻底地:~击。~悼。~责。~快。~改前非。

地支的第二位,属牛。 用于计时:~时(凌晨一点至三点)。 传统戏剧角色名:~角。~旦。 相貌难看:~陋。 可厌恶的,可耻的,不光荣的:~化。~恶。~闻。~态百出。跳梁小~。

毁谤:~毁。~斥。~辱。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痛』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他貢切,音𥦁。 《說文》病也。 《內經》有舉痛論。  又《增韻》楚也。疼也。 《易·說卦》坎為耳痛。 《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  又《玉篇》傷也。 《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 《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  又《字彙補》甚也。 《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  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 《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  又姓。 《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氏。

『丑』

《廣韻》《集韻》《韻會》敕久切《正韻》齒九切,𠀤音醜。十二月辰名。 《爾雅·釋天》太歲在丑曰赤奮若。 《淮南子·時則訓》招搖指丑。 《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紐牙於丑。  又神名。 《山海經》女丑之尸。 《六書正譌》手械也。从又,手也,有物以縶之。象形。因聲借爲子丑字,十二月之象也。  又丑象子初生舉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齒九切,犨上聲。 《說文》可惡也。 《詩·小雅》日有食之,亦孔之醜。 《傳》醜,惡也。 《左傳·文十八年》醜類惡物。 《註》醜,亦惡也。 《前漢·項羽紀》項王爲天下宰不平,今盡王故王於醜地。  又《釋名》臭也,如臭穢也。  又惡之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惡直醜正,實蕃有徒。 《史記·殷本紀》伊尹去湯適夏,旣醜有夏,復歸於亳。  又相惡也。 《戰國策》又身自醜於秦。 《註》自醜於秦,與秦惡也。  又羞也。 《史記·魏世家》以羞先君宗廟社稷,寡人甚醜之。  又《韓非傳》在知飾所說之所敬,而滅其所醜。 《註》索隱曰:謂人主有所避諱而醜之,游說者當滅其事端而不言也。  又貌惡也。 《前漢·五行志》或形貌醜惡,亦是也。 《淮南子·說山訓》不求美,又不求醜,則無美無醜矣。  又類也。 《易·漸卦》夫征不復,離羣醜也。 《疏》醜,類也。 《孟子》地醜德齊。  又衆也。 《詩·小雅》執訊獲醜。 《箋》醜,衆也。 《左傳·定四年》將其醜類。 《註》醜,衆也。  又比也。 《禮·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 《註》醜,猶比也。  又《揚子·方言》醜,同也。東齊曰醜。  又山名。 《山海經》崑崙之丘,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醜塗之水。 《註》醜塗,亦山名也。  又《禮·内則》鼈去醜。 《註》醜,謂鼈竅也。  又姓。 《後漢·袁術傳》有醜長。  又複姓。 《西秦錄》有下將軍醜門于第。  又《諡法》怙威肆行曰醜。 《晉書·何曾傳》曾驕奢過度,宜諡繆醜。  又《韻補》叶敞呂切,音杵。 《易林》東家中女,嫫母敢醜。三十無家,媒自勞苦。 《集韻》或作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