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砸蒜


   砂锅易碎,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第一场:“你告诉你们经理一声吧:连买双袜子,我都得进趟城,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亦作“ 砂锅捣蒜 ”。 阮章竞 《漳河水·送别》:“砂锅捣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 guō zá suàn
成语简拼 sgzs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砂锅易碎,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第一场:“你告诉你们经理一声吧:连买双袜子,我都得进趟城,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亦作“ 砂锅捣蒜 ”。 阮章竞 《漳河水·送别》:“砂锅捣蒜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同“沙”:~粒。~纸。~轮。翻~(铸造器物的工作)。~糖。

烹煮食物或烧水的器具:饭~。铁~。砂~。火~。~炉。~饼。~巴。~烟子。 形状像锅的东西:烟袋~。

打,捣:~碎。~地基。~明火(方言,抢劫)。~饭碗(喻失业)。~锅(喻办事失败)。 打坏,打破:碗~了。 失败:戏演~了。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鳞茎分瓣,按皮色不同分为紫皮种和白皮种。味辣,有刺激性气味,可食用或供调味,亦可入药(通称“大蒜”):~头。~苗。~黄。~毫。~薹。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砂』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𠀤音紗。 《廣韻》俗沙字。 《集韻》沙,或作砂。○按《史記·孝武紀》:李少君言於上曰:𧙈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丹砂,卽今硃砂也。《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廣韻》幷斥砂爲俗字。惟《正字通》云砂類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無別。  又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今砂仁,卽縮砂子。  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又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又叶蘇和切,音梭。 《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蒜』

《唐韻》蘇貫切,音算。 《韻會》葷菜也。 《古今注》蒜,卵蒜也。俗謂之小蒜。 《爾雅翼》大蒜爲葫,小蒜爲蒜。 《高士傳》太原閔仲叔者,世稱節士,周黨見其含菽飮水,遺以生蒜。  又古以銀蒜押簾。 《庾信詩》幔繩金麥穗,簾鉤銀蒜條。 《文選·顏延年·侍遊蒜山詩註》蒜山在潤州西二里。 《干祿字書》蒜俗亦作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