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清·龚自珍《咏史》诗:“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田饶事鲁哀公而不见察,谓哀公曰:‘……夫黄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黍粱,无此五德者,君犹贵之者何也?以其所以来者远也。故臣将去君,黄鹄举矣!’” 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卷六《同诸公登慈恩寺塔》:“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诗化用《韩诗外传》意,而其词已备足。 “稻粱谋”原以鸟觅食,比喻人谋求衣食生计,又引申喻无所作为贪恋禄位。 清.龚自珍《咏史》:“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见《定盦集》补编《古今体诗》上) 偏正 指鸟兽寻找食物。也比喻人谋求生活。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随阳雁,各有~。”△多用于谋生方面。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称“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有水稻、旱稻之分。通常指水稻:~子。~草。~米(亦称“大米”)。~糠。
粟的优良品种的总称:一枕黄~。 〔高~〕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红褐色,可食,亦可酿酒、制淀粉。杆可用来编席、造纸等。亦称“蜀黍”。 精美的主食:膏~(泛指美味的饭菜,如“~~子弟”,旧时指达官贵人家的子弟)。~糗(粱制的干粮)。~肉。
计划,计策,主意:计~。出~划策。 设法寻求:~求。图~。~面。~篇。~生。~幸福。 商议:~议。~划。不~而合。 姓。
《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杜皓切,𠀤音道。 《說文》稌也。 《韻會》有芒穀,卽今南方所食之米,水生而色白者。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稻曰嘉蔬。 《詩·豳風》十月穫稻。 《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 《疏》以下田種稻,故云稼下地。 《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衆庶,稻可種𤰞濕。 《爾雅翼》稻,米粒如霜,性尤宜水,一名稌。然有黏,有不黏,今人以黏爲稬,不黏爲秔。 又有一種曰秈,比於秔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今人號秈爲早稻,秔爲晚稻。 《六書故》稻性宜水,亦有同類而陸種者,謂之陸稻。記曰:煎醢加於陸稻上,今謂之旱稜。南方自六月至九月穫,北方地寒,十月乃穫。 又姓。 《何氏姓苑》今晉陵人。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稻縣。 又《集韻》土皓切,音討。秔也。關西語。 又叶徒苟切。 《詩·豳風》十月穫稻,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又叶徒故切,音度。 《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藳。
『粱』《廣韻》《集韻》《韻會》呂張切《正韻》龍張切,𠀤音梁。 《說文》米名也。 《篇海》似粟而大,有黃靑白三種,又有赤黑色者。 《韻會小補》粱,粟類,米之善者,五穀之長,今人多種粟而少種粱,以其損地力而收穫少也。 《爾雅·釋草註》虋,赤粱粟。芑,白粱粟。 《周禮·天官》犬宜粱。 《疏》犬味酸而溫,粱米味甘而微寒,氣味相成,故云犬宜粱。 《廣志》有具粱、解粱,有遼東赤粱。 《本草》白粱味甘,微寒,無毒,主除熱益氣,有襄陽竹根者最佳。黃粱出靑、冀。 《杜甫·贈衞八處士詩》夜雨翦春韭,新炊閒黃粱。 《註》《本草》香美逾諸粱,俗呼竹根黃。 又莠類曰粱。 《爾雅·釋草》稂,童粱。 《註》莠類。 《疏》稂,一名童粱。 《集韻》或作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