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纲捷端


   纲:纲要;端:头绪。简化提纲,减少头绪。即省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ǎn gāng jié duān
成语简拼 jgjd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纲:纲要;端:头绪。简化提纲,减少头绪。即省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竹~。~牍。~策。~册。 书信:~帖。~札。信~。书~。 不复杂:~单。~易。~略。~要。~便。~洁。~练。册繁就~。言~意赅。 选择:~拔。~选。~任。 姓。

提网的总绳。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➊提纲;➋概要)。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 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关系再分成若干群,每一群为“一纲”,“纲”以下再分为“目”)。 统治者认为维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纪。~常(“三纲”、“五常”的简称,是一种封建道德)。朝(cháo )~(统治集团内部应遵守的法纪)。

战胜:~音。报~。~报。 战胜所获:献~。 快,迅速:~速。~径(敏捷机巧)。快~。敏~。~足先登。

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丽。~然。~庄。~秀。~静。~坐。 正派,正直:~方。~直。~重(zhòng )。品行不~。 事物的一头:~的(dì)(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倪。~详。事~。争~。 用手很平正地拿:~盆。~碗。~茶。把问题~出来说清楚。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葉切,音倢。讀若潛入聲。 《說文》獵也,軍獲得也。 《春秋·莊三十一年》齊侯來獻戎捷。 《穀梁傳》軍得曰捷。  又《廣韻》尅也,勝也,成也。 《增韻》報勝曰捷。 《詩·小雅》一月三捷。  又佽也,疾也,急也。 《詩·大雅》征夫捷捷。 《疏》舉動敏疾之貌。 《前漢·東方朔傳》捷若慶忌。  又《爾雅·釋詁》際接翜,捷也。 《鄭註》捷者,相接績也。  又數名。 《小爾雅》二十四銖曰兩,兩有半曰捷。  又姓。 《淮南子·人閒訓》黃帝臣捷剟。 《前漢·藝文志》捷子二篇。 《註》齊人武帝時說。  又《集韻》《韻會》𠀤七接切,音妾。捷捷,口舌聲。 《詩·小雅》捷捷幡幡,謀欲譖言。通作誱。亦作唼。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測洽切。與插同。 《曹植·七啓》捷忘歸之矢。

『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多官切,音偳。 《說文》直也,正也。 《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 《註》端,正也。 《玉藻》目容端。 《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又《篇海》萌也,始也,首也。 《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 《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 《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 《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 《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 《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又《廣韻》緒也,等也。 《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又《增韻》審也。 《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又專也。 《戰國策》敢端其願。 《註》端,猶專也。  又布帛曰端。 《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 《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又《周禮·春官》其齊服有𤣥端,素端。 《鄭司農註》衣有襦裳者爲端。 《穀梁傳·僖三年》桓公委端搢笏,而朝諸侯。 《註》端,𤣥端之服。 《疏》其色𤣥,而制正幅無殺,故謂之𤣥端。  又地名。 《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又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 《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 《註》端氏,澤州縣也。 《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又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又宮門名。 《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 《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又獸名。 《後漢·鮮𤰞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又《正韻》尺兗切。與喘同。 《荀子·勸學篇》端而言。 《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又《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 《禮·玉藻》諸侯𤣥端以祭,天子𤣥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 《註》端,皆音冕。  又《韻補》叶都元切。 《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又叶多汪切。 《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𨻰不僉,造此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