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茶淡饭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cū chá dàn fàn
成语注音 ㄘㄨ ㄔㄚˊ ㄉㄢˋ ㄈㄢˋ
成语正音 “粗”,不能读作“chū”。
成语简拼 ccdf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麤茶淡飯
成语英文 lead a simple life
成语法文 nourriture simple et frugale(thé inférieur et manger simple)
成语俄文 грубая пища
成语日文 粗末な食事 (しょくじ)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粗:粗糙;淡饭:指没有多少下饭的菜。指粗糙简单的饭食;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也作“淡饭粗茶”。




成语示例


连顿粗茶淡饭也吃不饱。(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导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


成语典故

饮食不精美,形容贫俭。宋代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自号四休居士,……粗茶淡饭,饱即休。” 并列 指普通的饮食。形容生活俭朴,饮食简单。语出宋·杨万里《得小儿寿俊家书》:“粗茶淡饭终残年。”柳建伟《逝水而去》:“四个回合下来,我想她完全可以到食堂吃~了。”△形容生活俭朴,饮食简单。→家常便饭 ?龙肝豹胎。也作“清茶淡饭”。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疏忽,不周密:~心。~疏。~略。~率(shuài )。 不精致,工料毛糙:~糙。~劣。~料。~纸。~粮。~制滥造。去~取精。 长条东西直径大的:~大。~壮。~重。~实。~线条(a.指毛道粗的线条:b.喻粗率的性格、作风,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构思)。~枝大叶。 颗粒大的:~沙子。 声音低而大:~哑。~声~气。 鲁莽:~鲁。~暴。~野。~犷。~俗。~笨。~人。~手~脚。 略微:~略。~具规模。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树。~农。 特指“茶叶”:绿~。红~。花~。沱~。龙井~。乌龙~。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水。~饭。~点(茶水、点心)。~话会。~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余饭后。 泛指某些饮料:~汤。面~。果~。 特指“茶点”:早~。晚~。

含盐分少,与“咸”相对:味~。~水。~化。 浅,薄,含某种成分少,与“浓”相对:~酒。~绿。~薄。浅~。~雅。天高云~。 不热心:冷~。~泊(对名利不热心)。~漠。~忘。恬~。 营业不旺盛:~季。 无关紧要,无聊:扯~。~话。

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 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菜。~馆。~量。酒囊~袋。 吃饭,或给人饭吃:“~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喂牲畜:~牛。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粗』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𠀤音麤。 《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 《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又《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 《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又《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𠀤音伹。義同。 《集韻》或作觕。通作麤。俗作𥼗。𥼗字原从米从鹿。

『茶』

《集韻》直加切《正韻》鋤加切,𠀤垞平聲。 《廣韻》俗𣗪字。春藏葉,可以爲飮。 《韻會》茗也。本作荼,或作𣗪,今作茶。 《陸羽·茶經》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博物志》飮眞茶令人少眠。  又《本草》山茶。 《註》其葉類茗,故得茶名。  又茶陵,地名。 《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 《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爲荼,如《春秋》齊荼、《漢志》荼陵之類。陸、顏諸人,雖已轉入茶音,未嘗輒攺字文。惟陸羽、盧仝以後,則遂易荼爲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按《漢書·年表》荼陵。師古註:荼音塗。《地理志》茶陵从人从木。師古註:弋奢反,又音丈加反。則漢時已有荼、茶兩字,非至陸羽後始易荼爲茶也。

『淡』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音啖。 《說文》薄味也。 《急就篇註》平薄謂之淡。 《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 《註》啖,亦作淡。 《如淳曰》食無菜茹爲淡。  又甘之反也。 《禮·表記》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又《廣韻》徒敢切,音噉。淊淡,水滿貌。 《前漢·揚雄傳》秬鬯泔淡。  又《廣韻》《集韻》《正韻》𠀤以冉切,音琰。澹淡,水播蕩貌。 《枚乗·七發》湍流遡波,又澹淡之。  又隨風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又淡淡,安流平滿貌。 《宋玉·高唐賦》潰淡淡而𠀤入。  又《廣韻》《集韻》𠀤徒甘切,音談。水貌也。或作澹。  又與痰通。 《王羲之·初月帖》淡悶千嘔。 《黃伯思云》淡,古痰字。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餤。水味也。 《中庸》淡而不厭。  又《集韻》以贍切,音豔。水貌。 《列子·湯問篇》淡淡焉若有物存。張湛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