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歌童


   唐 时对黄莺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莺》:“《开元遗事》: 明皇 禁苑中,黄鶯呼为金衣公子,又呼为红树歌童。”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hóng shù gē tóng
成语简拼 hsgt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唐 时对黄莺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莺》:“《开元遗事》: 明皇 禁苑中,黄鶯呼为金衣公子,又呼为红树歌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走~。 喜庆:~媒(媒人)。~蛋。~白喜事(结婚和喜丧合称)。 象征革命:~军。~色根据地,~色政权。 指营业的纯利润:~利。分~。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研究:~学。

古同“工”,指妇女的生产作业,纺织、缝纫、刺绣等。

唱:~唱。~咏。~颂。~坛。~台舞榭。~舞。能~善舞。 能唱的文词:唱~。~谱。~词。~诀。民~。诗~。~行(xíng )(旧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诗言志,~咏言。

小孩子:儿~。~工。~谣。~话。~心。~趣。~真。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儿。 没有结婚的:~男。~女。~贞。 未长成的:~牛(没长角的小牛)。 秃:~山。头~(喻人秃顶,如“~~齿豁”)。 古同“瞳”,瞳孔。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歌』

《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𠀤音柯。 《說文》詠也。 《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 《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 《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 《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 《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 《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又曲合樂也。 《詩·魏風》我歌且謠。 《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 《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又《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鐘名。 《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 《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叶古賀切,音過。 《左貴𡣕·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又叶居之切,音姬。 《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叶斤於切,音居。 《柳宗元·饒娥𥓓辭》鄱民哀號,或以頌歌。齊女色憂,傷槐罷誅。 《說文》或作謌。 《集韻》或作𡃭。

『童』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𠀤音同。獨也。言童子未有室家者也。 《增韻》十五以下謂之童子。 《易·蒙卦》匪我求童蒙。 《詩·衞風》童子佩觿。 《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 《註》成童,八歲以上。  又《增韻》女亦稱童子。 《禮·記註》女子子在室,亦童子也。  又邦君妻自稱之謙辭。 《論語》夫人自稱曰小童。  又牛羊之無角者曰童。 《易·大畜》童牛之牿。 《詩·大雅》俾出童羖。  又《釋名》山無草木曰童,若童子未冠然。 《莊子·徐無鬼》堯聞舜之賢,舉之童土之地。 《註》童土,無草木地。  又地名。 《前漢·功臣表》童鄕侯鐘祖。  又草名。 《爾雅疏》寓木,一名宛童。  又稂,一名童梁。  又童童,盛貌。 《蜀志》先主舍東南角桑樹童童,如小車蓋。  又《篇海》男有罪爲奴曰童使。 《易·旅卦》得童僕貞。 《前漢·貨殖傳》童手指千。 《註》童,奴婢也。 《韻會補》童,奴也,幼也。今文僮幼字作童,童僕字作僮,相承失也。  又姓。 《急就篇註》顓頊子號老童,其後爲姓。 《廣韻》漢有琅邪內史童仲玉。  又《集韻》諸容切,音鐘。 《公羊傳·桓十一年》公會宋公于夫童。 《註》童,音鐘。左氏穀梁皆作鐘。  又借作同。 《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註》童,同也。聲之譌也。  又叶徒黃切。 《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驚波暗合沓,星宿爭翻芒。馬乏復悲鳴,左右泣僕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