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手缩脚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uō shǒu suō jiǎo
成语注音 ㄙㄨㄛ ㄕㄡˇ ㄙㄨㄛ ㄐ一ㄠˇ
成语正音 “手”,不能读作“sǒu”。
成语简拼 sssj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近代
成语繁体 縮手縮脚
成语英文 overcautious (shrink with cold )
成语法文 se pelotonner (de froid)(reculer devant les responsabilités)
成语俄文 беспомощно топтáться на месте
成语日文 引っ込み思案(じあん)
成语组合  ABAC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缩:收缩。




成语示例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因而使得他们在社会矛盾面前缩手缩脚,处于被动地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道:'好冷呀!'”


成语典故

因寒冷而四肢蜷缩。《老残游记》六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缩手缩脚的进来,嘴里还喊着:‘好冷呀!’”常形容胆小而不敢放手办事。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四二:“我们一定要克服过去的缩手缩脚的作风,大刀阔斧放手发动群众。” 并列 ①因寒冷而四肢蜷缩。《老残游记》6回:“喊了许久,店家方拿了一盏灯,~的进来,嘴里还喊着‘好冷呀!’”②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章炳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贬义。多用于形容胆小怕事。→畏首畏尾 前怕狼,后怕虎?勇往直前。也作“敛手束脚”。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zhuó)~(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拿着:人~一册。 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小巧易拿的:~枪。~册。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手』

《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 《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 《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 《註》言手擊之。  又叶尸周切,音收。 《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又叶賞呂切,音黍。 《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又叶矧視切,音矢。 《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脚』

《廣韻》居勺切《集韻》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 《釋名》脚,却也。以其坐時却在後也。 《詩·小雅·旣微且尰釋文》尰,脚脛也。 《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髮。一曰長脚。 《唐韻》居勺切《集韻》《韻會》訖約切,𠀤音蹻。 《說文》脛也。或作脚。 《釋名》却也。以其坐時卻在後也。 《荀子·正論篇》詈侮捽搏,捶笞臏腳。  又以足蹂物曰腳。 《司馬相如·子虛賦》射麋腳麟。 《註》郭璞曰:腳掎足。 《文選·李善註》腳,謂持其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