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鸡黍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àn zhāng jī shǔ
成语注音 ㄈㄢˋ ㄓㄤ ㄐ一 ㄕㄨˇ
成语简拼 fzjs
感情色彩 中性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範張鶏黍
成语结构  紧缩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示例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9回:“朋友若不相信,将什么来亲热!如范张鸡黍也只为信。”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成语典故

《文选》范云《赠张徐稷》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山阳范氏,字巨卿,与汝南张元伯(张劭)为友,春别京师,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至。” 范式、张劭远隔千里,相期约会,劭对式坚信不疑,式果如期赴约。后以“范张鸡黍”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 《群音类选.〈金貂记.饯居田里〉》:“良友各天涯,怎能勾起范张鸡黍重相会。” 并列 比喻朋友间的信义与深情。语本《后汉书·范式传》:“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元·白朴《摸鱼子》:“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褒义。多用于友情方面。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四○七引吴·谢承《后汉书》 曰:“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春别京师,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以秋为期。至九月十五日,杀鸡作黍,二亲笑曰:‘山阳去此几千里,何必至?’元伯曰:‘巨卿信士,不失期者。’言未绝而巨卿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临终叹曰:‘恨不见死友。’寻卒,式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吾死,当以某日葬,永归黄泉。子不我忘,岂能相及?’式觉而悲,驰往赴之,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未届而丧已发,引至圹将窆 (bian),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也?’妻曰:‘亡者有遗恨,必待范先生耳。’停柩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哭而来,母曰:‘必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皆挥涕。式执绋引,柩乃前进。式留止冢次,修坟树而退。”《后汉书·范式传》亦载。 【今译】 后汉范式 (字巨卿) 与张劭(字元伯) 是好友,二人同在京师太学学习,后一起告归乡里,离开京师。范式对张劭说:“过二年当回来,顺路我要拜访令尊。”订好以秋为期。到时至九月十五日,张劭便杀鸡作黍,父母笑他说:“山阳离这几千里,有那么准吗?”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一定不误期。”话未说完范式便到了,升堂拜见张父母,尽欢而别。后来张劭得重病,临终叹道:“只恨见不到生死之交。”当夜范式梦见张劭来对他说:“我死,订以某日下葬。你不会忘记我,但怎么来得及呢?”范式醒来马上穿上孝服,乘车赶去,还未到而已经发丧,到坟边将要下葬,但棺柩搬不动。张母抚棺问:“元伯还有话吗?”张妻说:“死人有遗憾,一定是等范先生。”停柩等待,见远处有素车白马,车上人恸哭而来,果然是范式赶到,范叩棺说:“去吧元伯! 死生不同路,请从此永别。”于是棺柩移动。范为之修好坟树才离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友情真挚,可称生死之交; 或指款待友人; 也用以吊唁亡友。 【典形】 白马故人、范黍、范张、范张鸡黍、鸡黍、鸡黍期、鸡黍约、巨卿哭、千里论交、死结生交、素车、素车白马、寻范式、幽明永隔、元伯相葬、张范通灵、范张千里约、张范善终始、只鸡平生约、升堂他日约、白马悲送、鸡黍恨、待巨卿。 【示例】 〔白马故人〕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之四:“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 〔范黍〕 唐·白居易《咏家醖》:“酿糯岂劳吹范黍,撇刍何假漉陶巾。” 〔范张〕 明·陈子龙《会葬夏瑗公》之一:“范张未毕生平语,泪洒南枝泪有语。” 〔范张鸡黍〕 元·白朴《摸鱼子·用前韵送敬之》:“季鹰千里莼鲈兴,更喜范张鸡黍。” 〔鸡黍期〕 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丈》:“人间鸡黍期,天上德星聚。” 〔鸡黍约〕 宋·范成大《鲁如晦郎中挽词》之一:“寂寥鸡黍约,望眼一潸然。” 〔巨卿哭〕 唐·杜牧《池州李使君殁》:“巨卿哭处云空断,阿鹜归来月正明。” 〔千里论交〕 宋·苏轼《次韵答孙侔》:“千里论交一言足,与君盖亦不须倾。” 〔死结生交〕 明·徐渭《狱中书扇寄葛景文》:“赏音博物推华焕,死结生交有范张。” 〔素车〕 唐·杜甫《哭韦大夫之晋》:“素车犹恸哭,宝剑欲高悬。” 〔素车白马〕 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素车白马难为继,斗酒只鸡徒自嗟。” 〔寻范式〕 明·徐渭《李子遂死予设位哭之》:“生刍解识徐家物,死梦应寻范式来。” 〔幽明永隔〕 宋·王安石《全椒张公有诗》:“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 〔元伯相葬〕唐·元稹《与乐天同葬杓直》:“元伯来相葬,山涛誓抚孤。” 〔张范通灵〕 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虽乏张范通灵之感,庶同嵇向笃徒之哀。”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模(mú)子:铜~。铁~。 榜样:模~。典~。 一定界限:~围。~畴(➊类型;范围;➋概念性最高的基本概念,如“化合”、“分解”是化学的范畴;“矛盾”、“质”和“量”等是哲学的范畴)。规~。 限制:防~。 姓。

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 商店开业:开~。 拉紧:紧~。~力。 扩大,夸大:夸~。 放纵,无拘束:乖~。嚣~。 料理,应酬:~罗。 惊惶,慌忙:~惶失措。 看,望:~望。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量词:一~纸。三~桌子。几~嘴。两~弓。 姓。

〔~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范』

《唐韻》防鋄切《集韻》父鋄切《正韻》房啖切,𠀤音犯。 《說文》草也。  又蠭也。 《禮·檀弓》笵則冠,而蟬有緌。 《內則》爵鷃蜩范。 《梁元帝·𤣥覽賦》范飛冠而吐密。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東郡范涿郡范陽。  又宮名。 《竹書紀年》𥡆王十四年作范宮。  又臺名。 《戰國策》梁王魏嬰觴諸侯於范臺。  又門名。 《左傳·哀七年》秋,伐邾,及范門。 《註》邾郭門也。  又姓。 《左傳·昭二十九年》劉累學擾龍于豢龍氏,范氏,其後也。 《潛夫論》帝堯之後有范氏。 《廣韻》隨會爲晉大夫,食采於范,其後氏焉。  又通軓。《少儀》祭左右軌范。  又通範。 《揚子·太𤣥經》矩范之動,成敗之效也。 《正字通》㔾从弓,音頷。 《廣韻》防鋄切《集韻》《韻會》父鋄切《正韻》房啖切,𠀤音犯。 《廣韻》法也,式也,模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疏》範謂模範。 《書·洪範疏》武王克殷,訪道于箕子,爲陳天地之大法,敘述其事,乃作《洪範》。 《爾雅·釋詁》範,常也。 《疏》範者,模法之常也。  又姓。漢有範依,宋有範昱。

『黍』

《唐韻》《集韻》舒呂切《韻會》《正韻》賞呂切,𠀤音暑。 《說文》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从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 《字彙》粟屬。苗似蘆,高丈餘,穗黑色,實圓重,土宜高燥。 《詩緝》黍有二種,黏者爲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爲黍,如稻之有秔糯也。 《爾雅翼》黍,大體似稷,故古人倂言黍稷,今人謂黍爲黍穄。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黍曰薌合。  又角黍。 《續齊諧記》角黍,菰叶裹黏米爲之,楚俗投汨羅水祠屈原。  又地名。 《左傳·哀七年》宋人築五邑,一曰黍丘。 《註》梁國下邑縣西南有黍丘亭。  又《史記·秦本紀》秦取韓負黍。  又弓名。 《荀子·性惡篇》繁弱鉅黍,古之良弓。  又黃鳥,一名搏黍。  又蟲名。 《爾雅·釋蟲》委黍。 《註》䑕婦別名。  又蓬名。 《爾雅·釋草》薦黍蓬。 《六書·精薀》黍下從氽,象細粒散垂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