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
蕉鹿之梦只不过是自我解嘲罢了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香~。美人~。 生麻,未沤治的麻。 〔芭~〕见“芭”。 古同“焦”,枯焦。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空虚。” 粗,粗劣:~裘。~布。~床。 姓。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睡眠时身体内外各种刺激或残留在大脑里的外界刺激引起的景象活动。 做梦:~见。 比喻幻想或愿望:~想。
《唐韻》卽消切《韻會》兹消切,𠀤音焦。 《玉篇》芭蕉。 《南方草木狀》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莖解散如絲,可紡績,爲絺綌,名蕉葛。 又通焦。 《博雅》蕉,黑也。 又《集韻》慈焦切,音樵。草芥也。 《莊子·人閒世》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 又《字彙補》薪也。 《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又《正韻》通顦。 《左傳·成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鹿』《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谷切,音祿。 《說文》獸也。 《玉篇》麞屬。 《爾雅·釋獸》鹿牡麚牧麀,其子麛,其跡速,絕有力𪊑。 《埤雅》仙獸也。牡者有角。 《字統》鹿性驚防,羣居分背而食,環角向外以備人物之害。 《易·屯卦》卽鹿無虞,惟入于林中。 《疏》卽鹿若無虞官,虛入林木中,必不得鹿。 《詩·小雅》呦呦鹿鳴。 又鹿蜀,獸名。見《山海經》。 又鉅鹿,郡名。 《前漢·地理志》鉅鹿,卽禹貢大陸。○按今屬順德府。 又獲鹿、束鹿,𠀤縣名。 《唐書·地理志》隋鹿泉,唐攺獲鹿。隋鹿城,唐攺束鹿。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四年》出于五鹿。 《註》在今衞縣西北。 又山名。涿鹿在上谷。白鹿在荆州。鹿門舊名蘇嶺山,在襄陽。沙鹿在晉平陽元城縣東。 又鹿門,關名。 《左傳·襄二十四年》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註》魯南城東門。 又臺名。 《書·武成》散鹿臺之財。 《薛瓚曰》在朝歌城。 又衡鹿,官名。 《左傳·昭二十年》山林之木,衡鹿守之。 又囷鹿。 《吳語》大荒薦饑,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 《註》先儒以圓曰囷,方曰鹿。囷,聚也,亦散也。鹿善聚善散。故囷謂鹿。俗作簏。 又鹿車小車也。 《風俗通》鹿車小,裁容一鹿。 又酒器。 《魯相韓敕修孔廟禮器𥓓》有雷洗觴觚,爵鹿柤梪。 又縷鹿,婦人冠名。見《蔡邕·獨斷》。 又鹿豆。 《爾雅·釋草》蔨,鹿𧆑,其實莥。 《註》今鹿豆也。 又活鹿,鹿蹄,鹿腸,鹿首,鹿麻,𠀤草名。見《本草綱目》。 又與麓通。 《詩·大雅》瞻彼旱麓,棒楛濟濟。 《周語》作旱鹿。 又姓。 《正字通》漢鹿旗,明鹿麟。 又五鹿,複姓。漢有五鹿充宗。 又鹿鹿,與錄錄通。 《前漢·蕭曹傳贊》錄錄未有奇節。 《註》錄錄,猶鹿鹿也。亦作碌碌。 又作陸陸。 又《荀子·成相篇》剄以獨鹿,棄之江。 《註》獨鹿,與屬鏤同。
『之』《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𠀤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 《註》之,適也。 《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 《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 《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 《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 又《魏風》上愼旃哉。𠀤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梦』俗夢字。 《唐韻》《集韻》《韻會》莫鳳切《正韻》蒙弄切,𠀤蒙去聲。覺之對,寐中所見事形也。 《書·說命》夢帝賚子良弼。 《詩·小雅》乃占我夢。 《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正夢、二噩夢、三思夢、四寤夢、五喜夢、六懼夢。 《又》大卜掌三夢之法,一致夢、二觭夢,《註》奇怪之夢、三咸陟。 《註》升也,進也,無思慮而有其夢。一作咸夢。 《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張子正蒙》夢形閉而氣專于內,夢所以緣舊于習心,飢夢取,飽夢與。 又澤名。 《書·禹貢》雲土夢作。 又《司馬相如·子虛賦》楚有七澤,一曰雲夢。雲夢者,方九百里。○按《左傳》《漢書》雲夢𠀤平去二音。 又水名。夢水,在袁州宜春縣東。 《寰宇記》昔鍾儀欲相此立縣,夜乞夢,果符所祝,因名縣曰思縣,水曰夢水。 又姓。見《統譜》。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中切,𠀤音蒙。 《潘岳·哀永逝文》旣遇目兮無兆,曾寤寐兮弗夢。爰顧瞻兮家道,長寄心兮爾躬。 又《集韻》彌登切。音萌。 《詩·齊風》甘與子同夢。 又叶諸良切,音章。 《𨻰琳·大荒賦》懼蓍兆之有惑兮,退齊思乎蘭房。魂營營與神遇兮,又診余以嘉夢。 又叶暮傍切,茫去聲。 《道藏歌》絳衣表羣會,生始似久夢。德隱冲內迹,至寂不覺當。當去聲。 《說文》夢,不明也。从夕,瞢省聲。 《唐韻》《集韻》莫鳳切《韻會》《正韻》蒙弄切,𠀤同夢。 《說文》作㝱,寐而有覺也。从宀从𤕫夢聲。 《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㝱之吉凶,一曰正㝱,二曰㖾㝱,三曰思㝱,四曰悟㝱,五曰喜㝱,六曰懼㝱。隸省作夢。互詳夕部夢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