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jiàn yì yǒng wéi
成语注音 ㄐ一ㄢˋ 一ˋ ㄩㄥˇ ㄨㄟˊ
成语正音 “为”,不能读作“wèi”;“见”,不能读作“xiàn”。
成语简拼 jyyw
感情色彩 褒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見義勇為
成语英文 never hesitate to do what is right
成语法文 accomplir courageusement ce qu'on voit être de son devoir
成语俄文 грудью стоять за прáвду
成语日文 義(ぎ)に勇(いさ)む
成语结构  偏正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




成语示例


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成语典故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后因以“见义勇为”谓看到正义的事便勇敢地去做。《宋史.欧阳修传》:“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穽在前,触发之不顾。” 连动 看到合乎正义的事就挺身奋勇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高阳《粉墨春秋》:“爱国的女学生很多,说不定倒有哪位小姐~。”△褒义。多用于表示人正直勇敢方面。→拔刀相助 义不容辞 急公好义 ?乘人之危 见死不救 见利忘义 袖手旁观。也作“见义敢为”。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不容辞。~无反顾。仗~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举。~务。~愤。~演。见~勇为。 情谊:~气。恩~。~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含~。释~。微言大~。 指认为亲属的:~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齿。~肢。 姓。

有胆量,敢做:~敢。~毅。~气。~士。英~。奋~。 中国清代称战争时期临时招募的兵士:兵~。劲~。募~。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勇』

《唐韻》余隴切《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𠀤音涌。 《說文》氣也。一曰健也。从力,甬聲。 《玉篇》果決也。 《廣韻》猛也。 《增韻》銳也,果敢也。《左傳·文二年》共用之謂勇。 《論語》勇者不懼。 《老子·道德經》慈故能勇,儉故能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