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赃枉法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tān zāng wǎng fǎ
成语注音 ㄊㄢ ㄗㄤ ㄨㄤˇ ㄈㄚˇ
成语正音 “枉”,不能读作“wáng”。
成语简拼 tzwf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貪贜枉灋
成语英文 pervert justice for a bribe
成语俄文 продáжный и не считáющийся с законами
成语日文 わいろを受(う)け取(と)り法(ほう)を曲(ま)げる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枉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成语示例


陈绛在福建,据说贪赃枉法,声名狼籍。(马南邨《陈绛和五耿的案件》)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成语典故

贪污受贿,违法乱纪。《喻世明言》卷二一:“婆留道:‘做官的贪赃枉法得来的钱钞,此乃不义之财,取之无碍。’”清.颐琐《黄绣球》二八回:“偏是换了这猪大肠,不道是政简刑清正好修明礼教,只嫌寻不出贪赃枉法的钱,刮不出什么地皮,镇日价愁眉苦脸,盘算法门。”亦作“贪赃坏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二折:“自从刘衙内保举他两个孩儿去陈州开仓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并列 赃,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枉,歪曲、破坏;法,法律。贪污受贿,违法乱纪。高和《越轨诉讼》:“由于执法一直靠人,可靠性极差,又很容易受权力的影响、金钱的收买,循私枉法、~越演越烈。”△贬义。指人违反纪律,接受不义之财。→贪墨不法 违法乱纪 ?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也作“贪赃坏法”。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求多,不知足:~玩。~杯(过分好喝酒)。~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恋(十分留恋)。~心。~图。~财。~求。~权。~欲。~得无厌。~赃枉法。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物。~款。~证。追~。退~。人~俱在。分~。

弯曲,弯屈,引申为行为不合正道或违法曲断:~道。矫~过正。贪脏~法。~己正人(自己身子不正,倒去矫正别人)。 冤屈:~死。冤~。 屈就,用于别人,含敬意:~驾(a.称对方来访自己;b.请对方往访他人)。~顾(称对方来访自己)。~临(称对方来访自己)。 徒然,空,白:~然。~自。~费心机。

体现统治阶段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办。~典。~官。~规。~律。~令。~定。~场。~理。~纪。~盲。~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制。~治。犯~。守~。合~。宪~(国家的根本大法)。政~。奉公守~。逍遥~外。 处理事物的手段:办~。设~。手~。写~。 仿效:效~。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式。~帖。 佛家的道理:佛~。~号。~轮。~像。~门。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师。~器。~事。 指“法国”:~文。~式大菜。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枉』

《唐韻》《廣韻》迂往切《集韻》《類篇》《韻會》嫗往切,𠀤汪上聲。 《說文》衺曲也。 《淮南子·時則訓》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  又人之不直者,亦謂之枉。 《論語》舉直錯諸枉。  又屈也。 《禮·月令》仲秋,命有司申嚴百𠛬,毋或枉橈。  又冤也。 《唐書·高仙芝傳》軍中皆呼枉。  又枉駕。 《戰國策》聶政曰:仲子不遠千里枉車騎而交臣。  又枉矢,有三義:一《周禮·夏官·司弓矢》枉矢利火射。註今之飛矛是也。或謂之兵矢。一《禮·投壺》主人謂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 《註》謙言不直之矢也。一星名。 《考異郵》枉矢,狀如流星,蛇行有尾。  又《類篇》巨王切。汲具。

『法』

《唐韻》方乏切《集韻》《韻會》弗乏切,𠀤翻入聲。 《爾雅·釋詁》法,常也。 《釋名》法,偪也。偪而使有所限也。 《禮·月令》乃命太史守典奉法。 《註》法,八法也。  又制度也。 《禮·曲禮》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又禮法也。 《孝經·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  又𠛬法也。 《書·呂𠛬》惟作五虐之𠛬曰法。  又象也。 《文心雕龍·書記篇》申憲述兵,則有律令法制。法者,象也。兵謀無方,而奇正有象,故曰法。  又效法也。 《易·繫辭》崇效天,𤰞法地。  又執法,星名。 《史記·天官書註》端門次東第一星爲左執法,廷尉之象。端門西第一星爲右執法,御史大夫之象。  又姓。 《後漢·法雄傳》齊襄王法章之後。  又《韻補》叶敷弗切,音拂。 《揚子·太𤣥經》陽氣高縣厥法,物仰其墨,莫不被則。  又叶芳未切,音廢。 《歐陽修銘》奕奕明堂,萬邦從祀,豈無臣工,爲予執法。 《玉篇》古文法字。註詳水部五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