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昏接晨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lián hūn jiē chén
成语注音 ㄌ一ㄢˊ ㄏㄨㄣ ㄐ一ㄝ ㄔㄣˊ
成语简拼 lhj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連昬接晨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成语典故

通宵达旦。整日整夜。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并列 黑夜连着早晨。形容整日整夜。宋·梅尧臣《秋雨篇》:“秋雨一向不解休,~终穷秋。”△多用于写时间。→连昏达曙 通宵达旦 日以继夜 夜以继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天刚黑的时候:黄~。~晓(朝夕。亦指明暗)。~定晨省(xǐng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晚上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暗而无光:~暗。~黑。 惑乱:~愦。~聩。~庸。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觉:发~。~厥(亦称“晕厥”)。~乱。 古同“婚”,婚姻。

连成一体:~合。~骨。~壤。衔~。 继续,连续:~力。~替。~班。~二连三。再~再厉。 靠近,挨上:~近。邻~。~吻。 承受,收取:~受。~收。~纳。~管。 迎:~风。~生。~待。 姓。

清早,太阳出来的时候:早~。凌~。~光。~曦(晨光)。~风。~雾。~炊。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昏』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呼昆切,音閽。 《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 《爾雅·釋詁》昏,代也。 《註》代,明也。 《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 《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 《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 《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又《詩·邶風》宴爾新昏。 《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  又《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 《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又《書·益稷》下民昏墊。 《傳》昏瞀墊溺。  又《書·盤庚》不昏作勞。 《傳》昏,彊也。  又《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 《傳》昏,亂也。 《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爲亂也。  又《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 《註》未名曰昏。 《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又《集韻》呼困切,音𠉣。暗也。亦姓。  又《韻補》叶許云切。 《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又叶許懸切。 《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接』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𠀤音楫。 《說文》交也。 《廣韻》合也,會也。 《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 《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又《晉卦》晝日三接。 《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 《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又持也,受也,承也。 《禮·曲禮》接下承弣。 《註》接客手下也。 《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又《增韻》接續也,連也。 《禮·曲禮》堂上接武。 《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 《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 《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又近也。 《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又捷也。 《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 《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又反接,謂反縛兩手也。 《前漢·𨻰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又姓。 《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 《集韻》或作擑。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疾葉切,音捷。 《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 《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又《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 《註》接讀爲捷,速也。  又測洽切,音鍤。與扱同。 《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 《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 《疏》頒扱與春人。  又《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 《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又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晨』

《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正韻》丞眞切,𠀤音辰。 《說文》曟,或省作晨。房星爲民田時者。 《周語》農祥晨正。 《註》晨正謂立春之日,晨中於午也。  又《廣韻》食鄰切《集韻》乗人切,𠀤音神。 《說文》作䢅,早昧爽也。从臼从辰。辰,時也。 《九經字樣》䢅,隷省作晨。 《爾雅·釋詁》晨,早也。 《釋名》晨,伸也。旦而日光復伸見也。 《玉篇》明也。 《周禮·秋官·司寤氏》禦晨行者。  又《集韻》慈鄰切,音秦。關中語也。  又《集韻》鷐通作晨。 《爾雅·釋鳥》晨風,鸇。 《註》鷂屬。 《詩·秦風》鴥彼晨風。  又《韻補》叶時連切。 《陸機·挽歌》側聽隂溝涌,臥觀天井懸。廣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