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绝俗


   见“遁世离俗”。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dùn shì jué sú
成语注音 ㄉㄨㄣˋ ㄕˋ ㄐㄩㄝˊ ㄙㄨˊ
成语简拼 dsjs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遯丗絶俗
成语英文 withdraw from the world and renounce all secular life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见“遁世离俗”。


近义词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能使人有孤臣孽子摈弃而不容之感,遁世绝俗之悲,泥而不滓,蝉蜕污浊之外者,诗也。”


成语典故

遁世:避世隐居。指隐居起来,与世俗隔绝。语本《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闇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见“遁世离俗”。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逃避,躲闪:~去。~辞。~世。~北。 隐,消失:~迹。~隐。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纪(指一百年)。流芳百~。 一辈一辈相传的:~袭。~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上。~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态炎凉。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界。举~瞩目。公之于~。 姓。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尚。风~。习~。约定~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名。~语。~曲。雅~共赏。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气。~物。鄙~。粗~。庸~。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人。世~。僧~。凡夫~子。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遁』

《唐韻》《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𠀤音鈍。 《說文》遷也。 《玉篇》逃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曳柴而遁。  又《廣韻》隱也,去也。 《詩·小雅》勉爾遁思。 《後漢·郅惲傳》南遁蒼梧。  又迴避也。 《後漢·杜林傳》上下相遁。 《註》謂上下相匿以文避法也。  又遁甲。 《後漢·方術傳》推六甲之隂,而隱遁也。  又《廣韻》徒損切《集韻》杜本切《正韻》徒本切,𠀤音囤。義同。  又《集韻》七倫切《正韻》詳倫切。𠀤與巡同。 《前漢·平當傳》逡遁有恥。  又與逡通。 《前漢·賈誼過秦論》遁巡不敢進。 《說文》亦作遯。

『世』

《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𠀤音勢。代也。 《詩·大雅》本支百世。  又《論語》必世而後仁。 《註》三十年爲一世。 《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又《維摩經》大千世界。 《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又姓。 《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又與生同。 《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 《註》世與生同。  又《韻補》叶私列切,音薛。 《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 《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 《集韻》書作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