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取功名和宠信。
求取功名和宠信。
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求取功名和宠信。明 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邀功希宠。” 并列 求得功名和宠信。明·王琼《双溪杂记》:“苟以迎驾为名,自可~。”△贬义。多用于描述谋取非分的利益。→邀功请赏 ?淡泊寡欲
约请:~请。~集。应~。 取得,希求:~赏。~准。~宠。~功请赏。 阻留:~击(拦击)。~截。
劳绩,成绩,与“过”相对:~勋。~绩。论~行赏。徒劳无~。~德无量(liàng )。~成不居(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就,成效:成~。~能。~亏一篑。事半~倍。急~近利。 物理学上指用力使物体移动的工作,等于力乘移动的距离:~率。 本领,能耐:~夫。~底。~力(a.功夫和力量;b.功效)。~到自然成。
少:~少(shǎo )。~罕。~奇。~有。~世。 盼望:~望。~冀。~图(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求(a.希望得到;b.希望和要求)。
爱:~爱。~儿。~信。~幸。得~。失~。争~。 纵容,偏爱:别把孩子~坏了。 妾:纳~。 推崇:尊~。
《廣韻》于宵切《集韻》《韻會》伊消切《正韻》伊堯切,𠀤音腰。 《廣韻》遮也。 《晉書·陶潛傳》王弘令潛故人齎酒于半道,邀之。 又《正韻》招也。 《李白詩》舉杯邀明月。 又《集韻》求也。通作徼。 《中庸》小人行險以徼倖。 又《正韻》通作要。 《孟子》使數人要於路。 《又》修其天爵,以要人爵。
『功』《唐韻》古紅切《集韻》《韻會》沽紅切,𠀤音公。 《說文》以勞定國曰功。从力,工聲。 《廣韻》功績也。 《書·禹謨》九功惟敘。 又自以爲功曰功之。 《史記·信陵君傳》公子乃自驕而功之,竊爲公子不取也。 又功,毛詩作公。 《詩·小雅》以奏膚公。 《註》功也。 又《韻會》大功,小功,喪服名。謂治布有精麤之分。或作紅。史記漢書,大功小功,作大紅小紅。 又《廣韻》漢複姓。 《何氏姓苑》漢營陵令成功恢。禹治水告成功後爲氏。 又《韻補》叶姑黃切,音光。 《東方朔·七諫》信直退而毀敗兮,虛僞進而得當。追悔過之無及兮,豈盡忠而有功。 又叶居銀切,音巾。 《司馬相如·子虛賦》騖于鹽浦,割鮮染輪。射中獲多,矜而自功。
『希』《廣韻》香衣切《集韻》《韻會》香依切,𠀤音晞。 《集韻》寡也。 《爾雅·釋詁》罕也。 《疏》𥳑少之稱也。 《書·堯典》鳥獸希革。 《傳》夏時鳥獸毛羽,希少改易。 《論語》希不失矣。 又《廣韻》望也。 《後漢·黨錮傳》海內希世之流,遂共相標榜。 《註》希,望也。 又《廣韻》止也,散也,施也。 又《揚子·方言》希,鑠摩也。燕齊摩鋁謂之希。 又《史記·三皇紀》女媧氏有神聖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 又姓。 《三輔決錄》有希海,字子江。 又《正韻》與黹同。 《周禮·春官·司服》祭社稷五祀,則希冕。 《疏》鄭讀希爲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