酾沈澹灾


   疏导分散水流以缓和消除灾情。 清 魏源 《江南水利全书叙》:“ 道光 三年, 江 浙 大潦……是时先相国总督 两江 ,与 江苏 巡抚 韩公 、 浙江 巡抚 帅公 ,会筹釃沉澹灾之策。”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shāi shěn dàn zāi
成语简拼 ssdz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疏导分散水流以缓和消除灾情。 清 魏源 《江南水利全书叙》:“ 道光 三年, 江 浙 大潦……是时先相国总督 两江 ,与 江苏 巡抚 韩公 、 浙江 巡抚 帅公 ,会筹釃沉澹灾之策。”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滤酒。 斟酒。 疏导,分流。

通“瀋”。汁:“为榆~”。 “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姓。

同“沉”。

恬静、安然的样子:~泊。~漠。~薄。恬~。 水波纡缓的样子:~淡。~~。

〔~台〕复姓。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害。~患。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惹祸。幸~乐祸。破财消~。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沈』

《唐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𠀤音霃。 《說文》陵上滈水也。一曰濁黕也。 《風俗通·山澤篇》沈者,莽也。言其平望,莽莽無涯際也。沈澤之無水斥鹵之類也。 《前漢·𠛬法志》山川沈斥。 《註》斥卽斥鹵,沈卽川澤。 《莊子·達生篇》沈有履。 《註》沈水,汚泥也。  又齊人謂湖曰沈。 《郭緣生述征記》有鳥當沈。  又沒也。 《詩·小雅》載沈載浮。 《戰國策》智伯攻趙,圍晉陽而水之,城之不沈者三板。 《又》常民溺於習俗,學者沈於所聞。  又以毒沈水也。 《周禮·秋官》雍氏禁山之爲苑,澤之沈者。 《註》謂毒魚及水蟲之屬。  又五齊之一。 《周禮·天官·酒正》五齊,三曰沈齊。 《註》沈者,成而滓沈,如今造淸酒。  又九天之一。 《揚子·太𤣥經》九天,八爲沈天。  又水名。 《後漢·光武紀》輔威將軍臧宮,與公孫述將延岑戰於沈水。 《註》沈水出廣漢縣。  又實沈,星次也。屬晉分。 《左傳·昭元年》參爲晉星,實沈,參神也。  又綠沈,畫工設色之名。 《鄴中記》石虎造象牙桃枝扇,或綠沈色。 《王羲之·筆記》有人以綠沈漆管見遺。 《野客叢書》物色之深者皆爲綠沈。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直禁切,音鴆。亦沒也。一曰投物水中也。或作湛。 《周禮·春官》以貍沈祭山林川澤。 《註》沈如字,劉註直䕃反。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式荏切,音審。古國名。 《左傳·昭元年》沈姒蓐黃,實守其祀。 《註》四國臺駘之後。  又姓。 《廣韻》出吳興。本周文王第十子聃季,食采於沈,子孫以國爲氏。  又沈丘,縣名。 《廣輿記》屬開封府,古沈子國,隋沈州,唐沈丘。  又《集韻》《正韻》𠀤昌枕切,音瞫。與瀋同。汁也。 《禮·檀弓》爲楡沈故設撥。 《註》以水澆楡白皮之汁,有急以播地,於引輴車滑也。  又《集韻》《韻會》徒南切《正韻》徒含切,𠀤音覃。沈沈,宮室深邃貌。 《史記·陳涉世家》顆頤,涉之爲王沈沈者。 《註》應劭曰:沈,長含反。通作潭。亦作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昌枕切,音沈。 《說文》汁也。 《元結詩》煮鱖爲作瀋。  又《集韻》䲭禁切,審去聲。置水于器也。

『澹』

《廣韻》《正韻》徒覽切《集韻》《韻會》杜覽切,𠀤談上聲。澹淡,水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隨風澹淡。 《註》淡,音琰。  又水名。 《水經注》澹水承澧水于作唐縣。  又恬靜也。 《老子·道德經》澹兮其若海。  又平澹也。 《韓愈詩》姦窮怪變得,往往造平澹。  又動也。 《前漢·郊祀歌》相放𢘍,震澹心。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濫切,音啖。水搖動貌。 《宋玉·高唐賦》水澹澹而盤紆。  又安也。 《前漢·郊祀歌》澹容與,獻壽觴。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甘切《正韻》徒監切,𠀤音談。澹臺,複姓。一曰水貌。  又《集韻》都甘切,音儋。 《史記·馮唐傳》破東胡,滅澹林。 《註》澹林,一作襜襤。  又《集韻》時豔切。與贍同。 《前漢·食貨志》竭天下資財,以奉其政,猶不足以澹其欲。 《註》古與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