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故纸堆


   故纸:指古籍。指一味钻研古籍而脱离现实。亦作“钻故纸”、“钻研故纸”。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zuān gù zhǐ duī
成语注音 ㄗㄨㄢ ㄍㄨˋ ㄓˇ ㄉㄨㄟ
成语简拼 zgzd
感情色彩 贬义
常用程度 常用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鑽故紙堆
成语英文 bend over old books(bury oneself in outdated writtings)
成语结构  动宾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故纸:指古籍。指一味钻研古籍而脱离现实。亦作“钻故纸”、“钻研故纸”。



成语示例


林斤澜《禁》:“一年两次的文字狱,早已把读书人吓得只钻故纸堆,钻考据的牛角尖。”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柏杨杂文集·浊世人间》:“关于这些,我们既没有时间钻故纸堆,也没有能力钻故纸堆,我们只是提醒读者老爷,这种把一半中国人硬生生折丧成残废的文化,至少在中国已存在了一千年之久。”


成语典故

见“钻故纸”。阎纯德《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女作家传》上卷:“韦君宜极力适应孟先生的授课方法,经常去书店……书店的伙计们用惊讶的眼神看着这个~的少女。”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意外的事情:事~。变~。~障。 原因:缘~。原~。 有心,存心:~意。~杀(有意谋杀)。明知~犯。 老,旧,过去的,原来的:~事(a.旧事,成例;b.有连贯性的比较完整的事情,比较适合于口头讲述,“事”读轻声)。~人。~乡。~土(故乡)。~园(故乡)。~居。~国(故乡,亦指祖国)。~纸堆(泛指旧而多的文籍)。革~鼎新(“革”,除去;“鼎”,更新;破除旧的,建立新的)。~步自封(“故步”,原来的步子;“封”,限制;喻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亦作“固步自封”)。 朋友,友情:亲~。沾亲带~。 死亡(指人):~去。病~。 所以,因此:~此。~而。 古同“顾”,反而。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

累积在一起的东西:~栈。~房。土~。 累积在一起,聚积在一起:~积。~放。~垒。~摞。~砌。 量词,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一~人。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故』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暮切,音顧。 《說文》使爲之也。 《註》徐鍇曰:故使之也。  又《廣韻》事也。 《易·繫辭》是故知幽明之故。 《疏》故,謂事也。  又《廣韻》舊也。 《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二曰敬故。 《註》不慢舊也。  又《書·大禹謨》𠛬故無小。 《傳》故犯雖小,必𠛬。  又《禮·曲禮·疏》故者,承上起下之語。  又《禮·檀弓》非有大故,不宿於外。 《註》大故,謂喪憂。  又《前漢·藝文志》魯故二十五卷。 《註》師古曰:故者,通其指義也。今流俗毛詩,攺故訓傳爲詁字,失眞。  又《前漢·蘇武傳》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註》師古曰:物故,謂死也。言其同於鬼物而故也。  又《荀子·王霸篇》不隆本行,不敬舊法,而好詐故。 《註》故,巧也。  又《韻補》叶攻乎切,辜也。 《賈誼·弔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按《史記》故作辜。  又叶果五切。 《東方朔·客難》悉力慕之,困於衣食,或失門戸,使蘇秦,張儀與僕𠀤生於今之世,曾不得掌故。 《說文》从攴作故。故字原从攴作。

『堆』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都回切,對平聲。聚土也。 《楚辭·九歎》陵魁堆以蔽視兮。  又舍也。 《戰國策》鍾期堆琴。 《註》猶論語舍瑟也。  又地名。 《前漢·地理志》蜀守李冰,鑿離堆以息水患。堆,一作𡺾。  又灩澦堆,在蜀夔州。 《杜甫詩》故馮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  又鳥名。驪山有鳥,名阿濫堆。唐𤣥宗御玉笛,以其聲翻爲曲。 《張祐詩》至今風俗驪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又灰堆。 《金坡遺事》吳俗,除夜將曉,婢僕持杖擊糞壤,致詞祈利市,謂之打灰堆。 《史記》作碓。 《漢書》作𡸠。俗作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