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洞开


   门户:房屋的出入处。比喻险要的地方。大门完全敞开,无遮无拦。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mén hù dòng kāi
成语注音 ㄇㄣˊ ㄏㄨˋ ㄉㄨㄥˋ ㄎㄞ
成语简拼 mhdk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当代
成语繁体 門户洞開
成语英文 open-door
成语结构  主谓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门户:房屋的出入处。比喻险要的地方。大门完全敞开,无遮无拦。


近义词



成语示例


哗变,后路~,致全军处境,万分危急。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份出现。”


成语典故

洞开:大开。比喻对敌人入侵毫无戒备、阻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十三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为旅行家或者利用其他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分出现。”《塞上行.从嘉峪关说到山海关》:“绥远如果再成问题,则宁夏与阿拉善及甘肃河西之门户洞开。”又有【门户开放】。(开放:解除封锁、限制。)毛泽东《“友谊”,还是侵略?》:“艾奇逊说:‘……美国始终维持对华外交政策的各项基本原则,包括门户开放主义。’”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美帝国主义来迟了一步,没有在中国取得势力范围,因此便提出了狡诈的‘门户开放’政策,希图取得比其他帝国主义更多的利益。” 主谓 洞开,大开。指门窗大开着,引申为毫不设防、毫无戒备。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伪装为旅行家或者利用其他名义,在这个~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分出现。”△贬义。用于形容思想松懈、毫无设防方面。?戒备森严 门禁森严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途径,诀窍:~径。~道儿。 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 )~长子。 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量词:一~大炮。 姓。

一扇门,门:门~。窗~。~枢不蠹。夜不闭~。 人家:~口。~主。门~之见(亦指派别上的成见)。 会计部门称账册上有业务关系的团体或个人:~头。开~。 门第:门当~对。 姓。

窟窿,深穴,孔:~穴。山~。~箫。空~。漏~。~府。~天。 打洞,打成洞(穿透):一狼~其中。 透彻地,清楚地:~悉。~穿。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分割:对~。三十二~本。 通,使通:~导。~窍。 使显露出来:~采(挖掘矿物)。~发。 扩大、发展:~扩。~拓。 发动或操纵:~动。~车。 起始:~始。~宗明义。 设置、建立:~创。~国。~设。 列举,写出:~单子。~发票。 支付:~销。~支。 沸腾,滚:~水。 举行:~运动会。 放在动词后面,表示效果:躲~。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徒弄切,音恫。 《說文》疾流也。 《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 《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 《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 《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慤貌。 《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 《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 《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𠀤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𠀤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 《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 《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叶徒當切,音唐。 《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