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米转刍


   犹言飞刍挽粟。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 fēi mǐ zhuǎn chú
成语注音 ㄈㄟ ㄇ一ˇ ㄓㄨㄢˇ ㄔㄨˊ
成语简拼 fmzc
感情色彩 中性
常用程度 一般
产生年代 古代
成语繁体 飛米轉芻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字数  4

成语解析

成语解释


犹言飞刍挽粟。



出处典源

成语出处


《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成语典故

犹飞刍挽粟。《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并列 极快地运送粮草。《新唐书·高昌传》:“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多用于运粮方面。→飞刍挽粟 飞粮挽秣

现代字典(分字解释)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康熙字典(分字解释)

『米』

《廣韻》《正韻》莫禮切《集韻》《韻會》母禮切,𠀤瀰上聲。 《說文》粟實也。象禾實之形。 《註》穬顆粒也。十,其稃彙開而米見也。八八,米之形。 《鄭康成·詩箋》米之率,糲十,𥺛九,𥽦八,侍御七。 《周禮·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 《註》九穀六米。 《疏》九穀六米者,九穀之中,黍、稷、稻、粱、苽、大豆六者皆有米,麻與小豆、小麥三者無米,故云九穀六米。  又姓。唐有米嘉榮。  又學名。 《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又《本草》蛇牀,一名蛇米。 《廣東新語》薏苡,一名𧆐米,亦曰薏珠子。  又《日本土風記》倭國十二支之巳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