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少数民族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邑里》:“蛮夷赎罪货曰賧,土贡曰飞苞驛篚。”
古代少数民族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邑里》:“蛮夷赎罪货曰賧,土贡曰飞苞驛篚。”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跃。~鸟。 在空中运动:~雪。火箭~向太空。 形容极快:~驶。~黄腾达(喻人骤然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别地:刀子~快。 无根据的、无缘无故的:流言~语。 像架在空中的形状:~桥。~阁。 感情的表达与传递:~眼。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片。含~待放。 茂盛:竹~松茂。
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站。~馆。~丞(掌管驿站的官员)。~吏。 现为地名用字:龙泉~(在中国四川省)。 古同“绎”,络绎。
古代盛物的竹器。
《唐韻》布交切《集韻》《韻會》班交切,𠀤音包。 《說文》草也,南陽以爲麤履。 《司馬相如·子虛賦》其高燥,則生葴菥苞荔。 《註》苞,藨也。 《漢書註》卽今所用作席者。 又本也。 《易·否卦》繫于苞桑。 《疏》凡物繫於桑之苞本,則牢固也。 《詩·商頌》苞有三蘖。 又草木叢生也。 《爾雅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槇。 又通包。 《儀禮·旣夕》苞二。 《註》所以裹羊豕之肉。 《子貢·詩傳》朋友相贈賦木瓜,子曰:見苞苴之禮焉。 又《韻補》逋侯切,音近褒。 《詩·大雅》如山之苞。叶下流韻。 《揚子·太𤣥經》蒼水維流,厥美可以達于瓜苞。 又上聲。 《詩·大雅》實方實苞。叶下好韻。 又《集韻》蒲交切。同匏。瓠也。 又被表切,音殍。與藨同。◎按《郭忠恕·佩觿集》草名之苞,不當通厥包之包。苞,平表反。包,班交反。截然爲二。然經典俱通用,今仍舊。
『篚』《廣韻》《集韻》《韻會》府尾切《正韻》方尾切,𠀤音匪。 《廣韻》竹器。方曰筐,圓曰篚。 《孟子·註疏》篚,以竹爲之,長三尺,廣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上有蓋也。 《書·禹貢》厥篚織文。 《儀禮·士冠禮》有篚。 《註》篚,竹器如笭者。 《正韻》通作匪。 《韻會》亦作棐。 《漢志》賦入貢棐。 《註》師古曰:棐與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