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前后。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周书·文帝纪》:“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
前后皆受到敌人的攻击。《周书.文帝纪上》:“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首尾受敌,其势危矣。”《东周列国志》七五回:“彼水陆路绝,首尾受敌,吴君臣之命,皆丧于吾手矣。” 主谓 前面和后面同时受到敌人的攻击。《周书·文帝纪上》:“今逼以上命,悉令赴关,悦蹑其后,欢邀其前,~,其势危矣。”△多用于描写战事方面。也作“首尾夹攻”。
头,脑袋:~饰。~级。~肯(点头表示同意)。 领导的人,带头的:~领。元~。~脑。~相(xiàng)。 第一,最高:~都(dū)。~府。 最先,最早:~次。~届。~创。~日封。~义(首先起义)。 出头告发:自~。出~。 量词,指诗和歌:一~诗。 姓。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巴。~鳍。鸟~。 末端:排~。船~。~声。~骨。~灯。~数。~音。结~。扫~。虎头蛇~。 在后面跟:~随。~追。 量词,指鱼:三~鱼。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特指马尾(wěi )巴上的毛:马~罗。马~儿提豆腐―提溜不起来。 特指蟋蟀等尾部的针状物:三~儿(雌蟋蟀)。
接纳别人给的东西:接~。感~。~精。~权。~托。~降。~益。~业(a.跟随老师学习;b.学生对老师自称)。~教。~领。~聘。~理。 忍耐某种遭遇:忍~。~苦。~制。~窘。~累(受到劳累)。 遭到:遭~。~害。~挫。~屈。~辱。~阻。 适合,中:~吃。~看。~听。~使。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 抵挡:寡不~众。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
《廣韻》書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𠀤音手。 《說文》頭也。 《易·說卦》乾爲首。 《周禮·春官·大祝》辨九𢷎,一曰䭫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 《註》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首,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 又元首,君也。 《書·益稷》元首起哉。 又《廣韻》始也。 《公羊傳·隱六年》春秋雖無事,首時過則書。 《註》首,始也。時,四時也。過,歷也。春以正月爲始,夏以四月爲始,秋以七月爲始,冬以十月爲始。 又《揚子·方言》人之初生謂之首。 又魁帥也。 《禮·檀弓》毋爲戎首,不亦善乎。 《註》爲兵主來攻伐曰戎首。 又標表也。 《禮·閒傳》苴惡貌也。所以首其內,而見諸外也。 《集說》首者,標表之義,蓋顯示其內心之哀痛于外也。 又要領也。 《書·秦誓》予誓告汝羣言之首。 《傳》衆言之本要。 又《左傳·僖十五年》秦獲晉侯以歸,大夫反首拔舍從之。 《註》反首,謂頭髮下垂。 又《左傳·成十六年》塞井𡗝竈,𨻰於軍中,而疏行首。 《註》疏行首者,當陣前決開營壘爲戰道。 又《禮·曲禮》進劒者左首。 《疏》首,劒拊環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五分其晉圍,去一以爲首圍。 《註》首,殳上鐏也。 又貍首,樂章名。 《周禮·春官·樂師》凡射,諸侯以貍首爲節。 又《禮·檀弓》貍首之斑然。 《註》木文之華。 又官名。 《史記·犀首傳》犀首者,魏之隂晉人也。名衍,姓公孫氏。 《註》司馬彪曰:若今虎牙將軍。 又山名。 《書·禹貢》壺口雷首。 《疏》在河東蒲坂縣南,一名首山。左傳宣二年,宣子田於首山,卽此。 又邑名。 《春秋·僖五年》會王世子於首止。 《註》衞地,𨻰留襄邑縣,東南有首鄕。 《公羊傳》作首戴。 又《左傳·昭二十八年》韓固爲馬首大夫。 《註》今壽陽縣。 又牛首,鄭邑,見《左傳·桓十四年》。 又刳首,晉地,見《左傳·文七年》。 又國名。 《山海經》有三首國。 又咳首,八蠻之一,見《風俗通》。 又馬名。 《爾雅·釋獸》馬四蹢皆白,首。 《註》蹢,蹄也。四蹄白者名首。俗呼爲踏雪馬。 又《禮·月令》首種不入。 《註》首種謂稷。 《疏》百穀稷先種,故云。 又豕首,茢甄別名。見《爾雅·釋草》。 又姓。 《正字通》明弘治汀州推官首德仁。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舒救切,音狩。 《廣韻》自首前罪。 《正字通》有咎自𨻰,及告人罪,曰首。 《前漢·文三王傳》驕嫚不首。 《註》不首,謂不伏其罪也。首,失救反。 又服也。 《後漢·西域傳》雖有降首,曾莫懲革。 《註》首,猶服也,音式救反。 又頭向也。 《禮·玉藻》君子之居恆當戸,寢恆東首。 《註》首,生氣也。 《釋文》首,手又反。 又《戰國策》以秦之疆首之者。 《註》言以兵向之。 又叶詩紙切,音始。 《揚子·太𤣥經》凍登赤天,隂作首也。虛羸踦踦,擅無已也。 又叶賞語切,音黍。 《班固·述高帝贊》神母告符,朱旗廼舉。粵蹈秦郊,嬰來稽首。 又叶舂御切,音恕。 《晉書·樂志鼓吹曲》征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旣授首。
『尾』《廣韻》《集韻》《正韻》無匪切《韻會》武匪切,𠀤音委。 《說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後。 《玉篇》鳥獸魚蟲皆有之。 又末後稍也。 《易•未濟》狐濡其尾。 《書•君牙》若蹈虎尾。 又《詩•邶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 《註》瑣,細。尾,末也。 又《戰國策》王若能爲此尾。 《註》終也。 又東方星名,十八度尾爲大辰。 又次名。 《禮•月令》日月會於鶉尾,斗建申之辰也。 又底也。 《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 《註》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又《書•堯典》仲春鳥獸孶尾。 《註》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驗其氣之和也。 又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陸縣。一名橫尾。一曰負尾。 又姓。 《左傳》殷民六族有尾勺氏。 又漢劉虞吏尾敦。
『受』《唐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𠀤音壽。 《說文》相付也。 《玉篇》得也。 《易·旣濟》實受其福。 《詩·大雅》受天之祜。 又承也。 《李適之法觀禪師𥓓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又盛也。 《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又容納也。 《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又《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 《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𠋫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又叶音暑。 《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 《韻會》毛氏曰:从𠬪从冖。俗或作𤓾,非。𤓾音胡到切,下从丈。
『敌』《集韻》乎刮切,音頢。盡也。 《廣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𠀤音狄。 《說文》仇也。 《書·微子》相爲敵讎。 又《爾雅·釋詁》敵,當也。 《疏》仇匹相當也。 《易·同人》伏戎於莽,敵剛也。 《左傳·文六年》敵惠敵怨,不在後嗣。 又《爾雅·釋詁》敵,匹也。 《博雅》輩也。 《玉篇》對也。 《禮·曲禮》雖貴賤不敵。 又《增韻》拒抵也。 《管子·兵法篇》明理而勝敵。 又《博雅》上也。 《廣韻》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