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融洽;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合:融洽;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清·王韬《淞隐漫录·夜来香》:“女父母适并外出,招之入室,鸨合狐绥,遂成缱绻。”
清·王韬《淞隐漫录?夜来香》:“女父母适并外出,招之入室,鸨合狐绥,遂成缱绻。”
鸟类的一属,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能涉水。“大鸨”即是这一属。 指开设妓院的女人:~母。老~。
闭,对拢:~眼。~抱。珠连璧~。貌~神离。 聚集:~力。~办。~股。~资。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格。~法。情投意~。 应该:~该。~当。“文章~为时而著,诗歌~为时而作”。 总共,全:~家欢乐。 计,折算:~多少钱。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毛赤黄色,性狡猾多疑,遇见攻击时肛门放出臭气,乘机逃跑。皮可做衣服(通称“狐狸”):~臭(腋下臭气)。~肷(狐腋下和腹部的毛皮)。~疑(多疑)。~媚(曲意逢迎,投入所好)。~死首丘(传说狐狸将死,头必向出生的山丘。喻不忘本,亦喻对故乡的思念)。 姓。
安抚:~抚。~远。~集(安抚和笼络)。~靖(安抚使平静)。 安好:顺颂台~(旧时书信用语)。 古代指登车时手挽的索。 古代的旌旗和旒。
《唐韻》𠋫閤切《集韻》《韻會》曷閤切《正韻》胡閣切,𠀤音盒。 《說文》合口也。 又《玉篇》同也。 《易·乾卦》保合太和。 《詩·小雅》妻子好合。 又配也。 《詩·大雅》天作之合。 《前漢·貨殖傳》蘗麴鹽豉千合。 《註》師古曰:蘗麴以斤石稱之,輕重齊則爲合。鹽豉以斗斛量之,多少等亦爲合。合者,相配耦之言耳。 又會也。 《禮·王制》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 《註》合,會也。 又聚也。 《論語》始有曰:苟合矣。 《註》合,聚也。 又答也。 《左傳·宣二年》旣合而來奔。 《註》合,答也。 又閉也。 《前漢·兒寬傳》封禪告成,合祛于天地神明。 《註》李奇曰:祛,開散。合,閉也。 又六合。 《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 《梁元帝·纂要》天地四方曰六合。 又黍名。 《禮·曲禮》黍曰薌合。 又《文中子·問易篇》黃帝有合宮之聽。 又合黎,地名。 《書·禹貢》導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 又州名。 《廣韻》秦爲巴郡,宋爲宕渠郡,後魏置合州,蓋涪漢二水合流之處,因以名之。 又參合,代地。 《史記·韓王信傳》入居參合。 又鉅合在平原,合騎在高城,𠀤漢侯國。見《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鄕縣屬東海郡。 又合浦,郡名。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 《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 《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 《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 《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又通作闔。 《戰國策》意者,臣愚而不闔於王心耶。 《註》闔合同。 又與郃通。 《史記·魏世家》築雒隂合陽。 《註》郃水之北。 又《高祖功臣侯表》高祖兄仲廢爲合陽侯。 又《唐韻》《正韻》古沓切《集韻》《韻會》葛合切,𠀤音閤。 《廣韻》合,集也。 又《集韻》兩龠爲合。 《前漢·律歷志》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 又合龠爲合,十合爲升。 《註》合龠一作十龠,又合者,合龠之量也。 又叶許及切,音翕。 《張衡·思𤣥賦》何孤行之焭焭兮,孑不羣而介立。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希合。
『狐』《唐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𠀤音胡。 《說文》妖獸也,鬼所乗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豐後。 《爾雅·釋獸》貍狐貒貈醜。 《埤雅》狐性疑,疑則不可以合類,故从孤省。 又曰:狼狐搏物,皆以虛擊孤,狐从孤省。 又或以此故也,音胡,疑詞也。 《易·解卦》田獲三狐。 又《未濟》小狐汔濟,濡其尾。 《詩·邶風》狐裘蒙戎。 又《北風》莫赤匪狐。 《周禮·地官·草人》凡糞種勃壤用狐。 《山海經》靑丘國,其狐四足九尾。 又《爾雅·釋獸》貔,白狐。 《註》一名執移,虎豹之屬。 《疏》貔,一名白狐。或曰似熊。 又鵂鶹一名訓狐。因其聲以名之。見《唐書·五行志》。韓愈有射訓狐詩。 又地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濟河圍令狐。 《晉語》使令狐文子佐之。 《註》令狐,邑名。 又《史記·趙世家》秦伐我,至陽狐。 又《孝文帝紀》軍飛狐。 《註》如淳曰:在代郡。蘇林曰:在上黨。 又姓。 《廣韻》晉有狐氏,代爲卿大夫。 《晉語》狐氏出自唐叔。 又令狐,複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