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ī mǎ

司马


拼音 sī mǎ 
注音 ㄙ ㄇㄚˇ
词性 名词  
繁体 司馬

词语解释

司马    [sī mǎ]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军政和军赋的长官。汉大将军、将军、校尉之属官都有司马,专掌兵事。隋唐州府佐吏有司马一人,位在别驾、长史之下,掌兵事,或位置贬谪及闲散官员。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minister of war in ancient china;

2   姓。

   surname;


引证解释

1   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夏官大司马。掌军旅之事。 汉武帝 元狩 四年改太尉为大司马。 后汉 因之,旋又改名太尉, 南北朝 与大将军并称二大,至 隋 废。后世用作兵部尚书的别称,侍郎则称少司马。参阅《通典·职官二》。

3   王宫外门。

4   指 汉 文学家 司马相如。

5   指 唐 大诗人 白居易。白 尝贬 江州 司马,故称。

6   复姓。


国语辞典

司马  【sī mǎ】

1   职官名:(1)​ 参见「大司马」条。(2)​ 郡佐之属。魏晋时为刺史属官,理军事。隋唐节度使之下皆置行军司马之官,为佐吏之属,具参谋性质。又每州置州司马一人,多以贬斥之官员任之,徒具虚衔无实际职掌。清代府同知亦俗称「司马」,其实不同。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2   星名。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

3   复姓。如汉代有司马迁、三国魏有司马懿。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