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ài yī

太医


拼音 tài yī 
注音 ㄊㄞˋ 一
词性 名词  
繁体 太醫
近义 御医  

词语解释

太医    [tài yī]

1   封建社会专为帝王和宫廷官员等服务的医生。

   太医以王命聚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imperial physician;


引证解释

1   古代宫廷中掌管医药的官员。 周 官有医师, 秦 汉 有太医令丞, 魏、晋、南北朝 沿置。 隋 置太医署令。 宋 有医官院, 金 改称太医院,置提点为长官。 明 清 相沿,长官称为院使。亦以泛称皇家医生。 宋 元 以后用为对一般医生的敬称。


国语辞典

太医  【tài yī】

1   供职于皇室内廷的医生。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御医

2   对一般医生的尊称。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小子太医出身,也不知医死多少人,何尝怕人告发。」 《红楼梦·五四回》:「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