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ǒu sǒu

抖擞


拼音 dǒu sǒu 
注音 ㄉㄡˇ ㄙㄡˇ
词性 动词  
繁体 抖擻
反义   颓唐  

词语解释

抖擞    [dǒu sǒu]

1   奋发;振作、旺盛的样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enliven; rouse;

2   振作的。

   精神抖擞。

   percolated;

3   施加外力抖动或振动。

   shake;


引证解释

1   亦作“抖藪”。犹搜索,寻找。 《方言》第六:“铺颁,索也。

2   以手举物而振拂。

3   抖却;摆脱。

4   振作;奋发。

5   显露,显示。

6   颤动;哆嗦。

7   威风,神气。来,割你们的脑袋。’”

8   佛教语。梵语dhūta(头陀)的意译。


国语辞典

抖擞  【dǒu sǒu】

1   奋发、振作。也作「抖搜」、「陡搜」。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目射神光,威风扑擞。」 《平妖传·第九回》:「脚穿一双把滑的多耳麻鞋,手提一根檀木棍儿,抖擞精神,飞也似的一般奔去。」
   振奋 振作
   颓唐

2   振动、拂开。

  唐·孟郊〈夏日谒智远禅师〉诗:「抖擞尘埃定,谒师见真宗。」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那东西抖擞身上的毛,发起威来。」

3   涤除烦恼。宋·王炎〈夜半闻雨再用前韵〉:「抖擞胸中三斗尘,强欲吟哦无好语。」也作「斗薮」。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