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ì qǔ shùn shǒu

逆取顺守


拼音 nì qǔ shùn shǒu 
注音 ㄋ一ˋ ㄑㄨˇ ㄕㄨㄣˋ ㄕㄡˇ
词性 成语  
繁体 逆取順守

词语解释

逆取顺守    [nì qǔ shùn shǒu]

1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古代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汤武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不合君臣之道,故叫“逆取”。即位后,偃武修文,法先圣,行仁义,合乎正道,故叫“顺守”。


引证解释

1   古代从正统观念出发,认为 汤 武 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不合君臣之道,故叫“逆取”。即位后,偃武修文,法先圣,行仁义,合乎正道,故叫“顺守”。


国语辞典

逆取顺守  【nì qǔ shùn shǒu】

1   不以正道取之而以正道守之。

  《三国志·卷三七·蜀书·庞统传》「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句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 《隋唐演义·第三七回》:「主上摧刃父兄,大纲不正,即使修德行仁,还是个逆取顺守。」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