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ng chéng

中丞


拼音 zhōng chéng 
注音 ㄓㄨㄥ ㄔㄥˊ

词语解释

中丞    [zhōng chéng]

1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an official's name;

2   指宫官,内官。


引证解释

1   汉 代御史大夫下设两丞,一称御史丞,一称中丞。中丞居殿中,故以为名。 东汉 以后,以中丞为御史台长官。 明 清 时用作对巡抚的称呼。

2   指宫官,内官。


国语辞典

中丞  【zhōng chéng】

1   职官名。汉代御史大夫的属官,掌兰台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举劾案章。东汉以降,御史大夫转为大司空,以中丞为御史台的长官。明初设都察院,其中副都御史职位相当于御史中丞。明、清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史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亦例兼右都御史,因此,明清的巡抚也称为「中丞」。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