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点 点 折 横 横 撇 折 竖 横 折 点
<名>
(1) 入侵者 [invader]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 (2) 敌人 [enemy] 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 (3) 贼兵,敌军 [foe]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 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 (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 (5) 盗匪 [bandit] 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 (7) 姓
ㄎㄡˋ
盗匪,或指外来的入侵者。 如:「贼寇」、「草寇」、「敌寇」、「流寇」、「倭寇」、「穷寇莫追」。 唐·杜甫〈登楼〉诗:「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明·侯方域〈宁南侯传〉:「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勦,见司徒公。」 姓。如北魏有寇谦之,宋代有寇准。
ㄎㄡˋ
侵犯、掠夺。 如:「入寇」、「寇边」。 《书经·费誓》:「无敢寇攘,逾垣墙。」
《唐韻》苦𠋫切《集韻》《韻會》《正韻》丘𠋫切,𠀤音扣。 《說文》暴也。从攴从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 《廣韻》鈔也。 《增韻》仇也,賊也。 《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 《詩·大雅》式遏寇虐。 《書·舜典》寇賊姦宄。 《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 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又《周禮》司寇,秋官,主𠛬戮理官也。 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 《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姓。宋有寇準。 《歐陽氏曰》俗作𡨥,非。
切部: 苦候切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