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ēng     
注音:ㄍㄥ
部首:
总笔画:10

统一码:U+8015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55900

五笔86:DIFJ
五笔98:FSFJ

仓颉:QDTT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2789

CSS代码:\8015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plow, cultivat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横 横 竖 撇 点 横 横 撇 竖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ēng   ㄍㄥˉ

用犁把土翻松:~种(zhòng )。~作。~耘(耕地和除草,亦泛指劳动,如“着意~~,自有收获”)。笔~(喻写文章)。舌~(喻教书)。


plow, cultivate
fräsen, umfräsen ,pflügen (V)
labour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gēng

<动>
〈动〉 (1) (形声。从耒( lěi),井声。从“耒”,表示与耕作有关。本义:犁田) (2) 同本义。翻松田土 [plough;till] 耕,治田也。——《正字通》 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说文》。按,人耕曰耕,牛耕曰犁。 稷之孙曰 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 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浅,犁欲廉。——《齐民要术·耕田》 深耕易耨。——《孟子·梁惠王上》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长沮、 桀溺耦而耕。——《论语·微子》 (3) 又如:耕食(依赖耕田为生);耕桑(耕田、种谷、植桑、养蚕。泛指农耕之事);耕垡(耕田翻土);耕植(耕田种植) (4) 种田;播种 [till the land;cultivate;sow]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商君书·慎法》 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孟子·公孙丑上》 (5) 又如:耕牧(耕种畜牧);耕战(耕种与战争);耕器(耕种的器具);耕艺(泛指耕植) (6) 泛指致力于某种工作或事业 [devote oneself to] 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汉· 扬雄《法言·学行》 (7) 又如:耕道(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笔耕;舌耕;目耕



國語辭典

ㄍㄥ

​gēng 

犁田、种植。 如:「耕田」、「耕地」。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 比喻谋生。 如:「舌耕」、「笔耕」。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既笔耕为养,亦佣书成学。」


ㄍㄥ

​gēng 

从事耕种的。 如:「耕叟」。 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耕夫释耒,桑妇下机。」


ㄐㄧㄥ

​jīng 

(一)​之语音。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中】
部首:
总笔画:10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唐韻》古莖切《韻會》古庚切《正韻》古衡切,𠀤音更。 《說文》犂也。古者井田,故从井。 《易·无妄》六二不耕穫,不葘畬,則利有攸往。 《禮·王制》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山海經》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又《正字通》凡致力不怠,謂之耕。  又假它事代食,若力田然,亦曰耕。 《揚子·法言》耕道得道,獵德得德,是獲饗也。吾不睹參辰之相比也。 《拾遺記》賈逵門徒來學,不遠千里,獻粟盈倉。或云:逵非力耕,所謂舌耕也。 《任彥昇·薦士表》旣筆耕爲養。 《唐書·王勃傳》心織而衣,筆耕而食。 《宋史·王韶傳》家酷貧,執卷不輟。家人誚其不耕。韶曰:我嘗目耕。  又人名。 《史記·仲尼弟子傳》司馬耕,字子牛。  又鬼名。 《山海經》東南三百里曰豐山,神耕父處之。 《張衡·東京賦》囚耕父於淸冷。 《註》耕父,旱鬼。  又鳥名。 《山海經》西北一百里,曰堇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鵲,靑身白喙,白目白尾,名曰靑耕,可以禦疫。  又琴曲名。 《張衡·思𤣥賦》嘉曾氏之歸耕兮。 《註》琴操曰:歸耕者,曾子之所作也。


《说文解字》

【卷四】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切部: 古莖切

犂也。从耒井聲。一曰古者井田。

『清代:段玉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