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à     pá     
注音:ㄅㄚˋ,ㄆㄚˊ
部首:
总笔画:10

统一码:U+8019

字形分析:左右结构

四角:57917

五笔86:DICN
五笔98:FSCN

仓颉:QDAU

规范编号:49

五行属性:木

HTML代码:&#32793

CSS代码:\8019

Unicode版本:1.1

符号名称:中日韩象形文字

Unicode名称:Ideograph rake CJK



笔画顺序

笔顺:横 横 横 竖 撇 点 折 竖 横 折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ㄅㄚˋ

把土块弄碎的农具。 用耙弄碎土块:这块地~两遍了。


其它字义


 

  ㄆㄚˊ

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用的用具:~子。齿~。 用耙平整土地或聚拢谷物。

rake
Egge (S)​,eggen (V)
houe,herser,râteau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用于碎土、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harrow] 按工作部分不同分齿耙、无齿耙、圆盘耙等

词性变化


   

<动>

(1) 用耙碎土平地 [harrow the ground]。如:那块地已经耙过三遍了 (2) 另见 pá


常见词组



   

<名>

〈名〉 (形声。从耒,巴声。耒,用以翻土的农具。( bà )本义:耙子) 同本义 [rake]。如:钉耙;粪耙;草耙;木齿耙


   

<鈀>

〈动〉 (1) 用耙子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rake]。如:把这些东西耙成好几堆;耙耧(用耙子捞取聚拢);耙梳(整理,使有条理) (2) 另见 bà ;钯,另见 bǎ




國語辭典

ㄆㄚˊ

 

一种简单的旧式农具,由一条横木上附平排尖齿(铁齿或木齿)​,加上长柄构成,可使地面土块平整、地上物聚拢或散开。 一种机械化的农具,为耙地所用的作业机,种类颇多,主要有圆盘耙、弹簧耙、钉齿耙、回转耕耘器、刀耙等。


ㄆㄚˊ

 

使用耙子平整土地,或将谷物聚拢、散开。 如:「把这块地耙松之后,就可种些蔬菜、水果。」、「他将晒谷场上的谷子耙开了晒。」


ㄅㄚˋ

​bà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

【未集】
【未集中】
部首:
总笔画:10
部首笔画:6
部外笔画:4

《篇海》必駕切,音埧。犂屬。 《農政全書》耙制,有方耙,有八字耙。如犂,亦用牛駕,但橫闊多齒,犂後用之。蓋犂以起土,惟深爲功耙以破塊,惟細爲功。耙之後又用耖用耮。俗作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