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竖 折 横 横 竖 折 竖 横 点 点 折 点
<名>
(1) 际遇;机会 [chance;opportunity] 百世之良遇也。——三国吴· 韦昭《博弈论》 (2) 又如:机遇(好的境遇;机会);良遇(好机会) (3) 酬金,薪水 [salary]。如:厚遇;遇待(待遇) (4) 姓
ㄩˋ
相逢、不期而会。如:「巧遇」。《书经·胤征》:「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契合、投合。 《孟子·公孙丑下》:「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 《韩非子·难二》:「遇于法则行,不遇于法则止。」 得志、得到赏识。 《史记·卷一二一·儒林传·序》:「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 汉·王充《论衡·逢遇》:「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 对待。 如:「礼遇」。 《宋史·卷三六一·张浚传》:「浚知上遇俊厚,而俊纯实可谋大事。」 遭受。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抵挡、对付。 《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 《荀子·大略》:「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
ㄩˋ
机会。 如:「际遇」、「机遇」。 三国吴·韦昭〈博奕论〉:「设程试之科,垂金爵之赏,诚千载之嘉会,百世之良遇也。」 姓。如汉代有遇冲。
《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等韻》魚具切,𠀤音寓。 《玉篇》見也,道路相逢也。 《廣韻》不期而會也。 《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 《穀梁傳》不期而會曰遇。 《禮·曲禮》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 《註》未及期,在期日之前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諸侯冬見曰遇。 《註》偶也,欲其若不期而偶至也。 又待也,接也。 《前漢·季布傳》遇人恭謹。 又《蒯通傳》漢王遇我厚。 又合也。 《前漢·揚雄傳》七十說而不遇。 又姓。 《風俗通》漢有遇冲,爲河內太守。 又《字彙補》五口切,與偶同。 《史記·天官書》氣相遇者,使𤰞勝高。 又《集韻》《韻會》𠀤魚容切,音顒。地名。 《史記·高帝紀》戰曲遇東。 《註》曲音齲,遇音顒。
切部: 牛具切
『清代:段玉裁』
牛具切。古音在四部。
汉字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