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郊

  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五月十九日大雨

  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眼儿媚·秋思

  刘基

萋萋芳草小楼西,云压雁声低。 两行疏柳,一丝残照,万点鸦栖。 春山碧树秋重绿,人在武陵溪。 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江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春晴

  王守仁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唐多令·寒食

  陈子龙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 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 五更风雨断遥岑。 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 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 宫人斜外柳阴阴。 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踏莎行·晚景

  陈霆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 槎牙老木乌鸢噪。 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 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 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白洋潮

  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 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 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 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天目

  袁宏道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 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 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 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 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 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 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 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 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 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 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 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 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 ”因大笑而别。


浣花溪记

  钟惺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 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 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钟惺记。


于园

  张岱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 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处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感事

  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山中四咏

  元鹏

我爱山中春,苍崖鸟一声。 桃花源里住,罕见问津人。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齿肥,树色丽四野。 我爱山中秋,黄云稻正稠。 铎声连振起,镰子刈禾头。 我爱山中冬,冰澌叠乱封。 地炉无品字,一榻冷千峰。


云居山咏二首

  常慧

半肩风雨半肩柴,竹杖芒鞋破碧崖。 刚出岭头三五步,浑身都被乱云埋。 经行仿佛近诸天,月上山衔半缺圆。 听得上方相对话,星辰莫阂五峰巅。


暮归山中

  蓝仁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春日杂咏

  高珩

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 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


代父送人之新安

  陆娟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行台闲咏

  石玠

清于池水净于苔,会府潭潭暂作台。 夜月半庭人未宿,春云满眼杏将开。 榆关道路犹堪走,麟阁功勋岂易陪。 莫信蓬莱相离远,塞鸿多自日边来。


维扬怀古

  曾棨

广陵城里昔繁华,炀帝行宫接紫霞。 玉树歌残犹有曲,锦帆归去已无家。 楼台处处迷芳草,风雨年年怨落花。 最是多情汴堤柳,春来依旧带栖鸦!


西夏寒食遣兴

  朱孟德

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 饭煮青精颜固好,杯传蓝尾习能同。 锦销文杏枝头雨,雪卷棠梨树底风。 往事慢思魂欲断,不堪回首贺兰东。


原州九日

  赵时春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官桥柳色

  朱栴

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塞垣多少思归客,留着长条赠远游。


三月巡边晓发夏城

  杨守礼

寂寞边城道,春深不见花。 山头堆白雪,风里卷黄沙。 计拙心惟赤,愁长鬓已华。 晋云连塞草,回首各天涯。


登太白楼

  王世贞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发淮安

  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和沈石田落花诗

  唐寅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秋望

  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大堤女

  袁宏道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 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着刺花儿。


满井游记

  袁宏道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